第355章 火车
“哐当!哐当!”
渭水书院蒸汽机研究所,李承德心情非常激动的看着眼前的火车。
折腾了这么久,他的蒸汽机研究所总算是研究出了相对合格的火车。
之所以说是相对合格,那是因为现在的火车的动力还是比较有限。
不管是速度还是拉的货物,都是相对有限的。
但是大唐也没有办法一直等下去。
只要速度能够跟马匹差不多,大家也就能够接受了。
后面可以不断的提高蒸汽机的质量和技术。
“大王,长安城到凉州的铁路明年就可以全部修建好,今年就可以试运行其中的一段。
这么一来,我们蒸汽机研究所的重要性就更加明显了。
以后再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说研究火车是一个浪费人力物力的东西了。”
李淳风的心情也很是不错。
虽然他在渭水书院负责的东西不是蒸汽机研究所,但是他经常跟李承德一起合作研究一些技术。
算起来,他也是半个蒸汽机研究所的人了。
这倒不是他要拍马屁,而是李承德这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经常可以得到李承宗的指点。
时不时的就会冒出来一些新的创意。
这些新的创意,对于李淳风这些科研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让这个火车日夜不停的运行三天三夜,然后我们再将这个火车的零件全部拆开来,跟之前的零件进行对比,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各种测试都可以通过的话,我们就可以正式的开始生产火车了。”
李承德的心情也是非常不错的。
火车的影响力有多大,他是非常清楚的。
将来大唐各地都有火车在行走,大家都会想到火车是他李承德搞出来的。
想一想都觉得激动啊。
“没问题,我立马就安排下去!”
……
明德门是长安城非常重要的一个城门。
长安城到凉州的铁路,第一个站就是明德门站。
今天,渭水书院出品的火车正式开始在铁路上进行了调试。
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李承宗亲自来了。
“皇兄,这火车我们再内部已经测试了一个月了,虽然不能说完美,但是绝对不会那么轻易的掉链子。
这一次在正式的铁路上进行测试,如果没有问题,过几天就可以正式的开始营业了。”
李承德对于自己大哥还是非常尊敬的。
为了在李承宗面前做出点成绩,这些年他也算是非常努力了。
堂堂一个大唐亲王,整天泡在研究所里头,这也是难得。
“这个火车要是顺利的运行起来了,承德你可就为我大唐立下大功了。
大唐实在是太大了,要想让各个地方都彻底的纳入到朝廷的统治,单靠武力镇压是不行的。
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唐的实力就变弱了。
那个时候,边疆就很容易出事情。
但是有了各条通往四处的铁路之后,各地之间的交往变得频发,军队的调动也变得容易很多。
这对于提高大唐的统一性是非常有好处的。”
李承宗很在乎经济利益。
但是他更加在乎政治利益。
“皇兄圣明,之前的草原战略之中就已经提到了交通的重要性,这几年大唐修建了许多的水泥道路,各地的商业也明显的繁荣了很多。
而通过土豆和地瓜等高产作物的种植,百姓们基本上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由于工商业的发展,朝廷的赋税收入增加了不少,也不需要进一步的去找百姓们收税。
这么一来,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就明显的提升了。
这些百姓都是非常现实的,谁让他们的生活变好了,他们就觉得谁好。
皇兄让百姓们的日子变好了,大家自然就觉得皇兄是最好的。
我听说在关中很多地方的农户家中,已经开始流传悬挂皇兄的画像了呢。”
两兄弟在那里闲聊着。
小时候,大家的时间多,彼此说话的次数还比较多。
长大之后,两兄弟要想坐下来好好的说话,还真是不容易。
“治大国如烹小鲜,要想管好一个国家,还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两个人就有一茬没一茬的闲聊着,旁边其他大臣倒也不好插话。
“呜!呜!”
伴随着汽笛声响起,李承宗等人开始登上了火车。
最开始的时候,宫中的护卫都是不支持李承宗去坐火车的。
毕竟这种新式的东西,大家实在是太不了解了。
这种情况下,护卫工作应该要怎么安排,大家都没有经验。
不过,李承宗根本就不理会。
就这时速十几公里的火车,能够有什么危险?
说的不好听一点,哪怕是两车相撞了,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没办法,这个时候的火车,技术就是这么低。
好一点的马匹,跑起来也比他快。
也就是占据着耐久的优势,才能勉强跟马匹一天的移动速度相比较。
“动了!皇兄,真的动了!”
李婉欣今天自然也是要过来凑热闹的。
刚刚她一直都在围绕着火车在转悠,现在跟着李承宗上了火车,自然就开始唧唧喳喳的李承宗说话了。
“这都是你三哥的功劳,没有这蒸汽机,火车是不可能制作出来的。”
对于李承宗来说,整个大唐江山社稷都是他的,他没有必要跟谁去抢功劳。
虽然火车的概念和蒸汽机的概念都是自己提出来的。
但是李承德确实是在其中付出了不少的努力。
这火车的功劳,自然要让他去领。
“我也就是按照皇兄的指示,带着一批匠人和学员做了一点努力,当不得什么。”
关键时刻,李承德自然要好好的谦虚一把。
不过,那昂着的头颅,充分的说明了他内心之中也是非常的激动。
“这火车一开通,以后陇右道的各种货物就可以非常方便的运输到长安城了。
这对于陇右道的发展,以及朝廷巩固那里的局面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我听说吐蕃国一直都想要在青海城附近搞点事情。
等到我们火车开通之后,完全可以安排一支队伍,给吐蕃国一点教训。”
冯立作为李承宗身边的得力大将,今天自然也是跟在李承宗身边。
对于这些武将来说,火车开通有利于军事行动。
这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毕竟,这年头的行军,后勤物资的补给绝对是一个大问题。
出动十万兵马,可能需要动用的农户数量比这个还要高。
并且中间消耗掉的粮食也是非常恐怖的。
如今有了火车之后,几天时间就可以顺利的把东西从长安城运输到凉州,一次性运输的东西还非常多。
这自然是非常有好处的。
“当初修建火车的时候,大家听到需要使用精钢去铺设铁路,没有几个人支持的。
但是两年过去了,大唐各地的钢铁作坊的数量增加了很多,大唐的各种农具都已经开始使用钢铁来制作,钢铁这个东西在大唐已经不是很缺了。
这就是铁路修建带来的另外一个好处。”
许敬宗在一旁也说着铁路的好话。
“许尚书说的有道理,不过现在的铁路修建起来还是太贵了,要不然得话,每个州府之间都能有铁路连通的话,就太好了。”
马周生怕到时候李承宗脑子一热,继续大规模的修建铁路。
那他这个民部尚书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这几年,民部的赋税收入好不容易涨上来了,他这个尚书过上了舒服一些的日子,不需要每天都会钱财操心。
这要是李承宗一下就又修建几条铁路,他是真的顶不住。
不过,有些事情不是他不想,就没有人提的。
“陛下,长安城到凉州的铁路,可以有效的解决长安城到凉州之间的人员和物资的流通。
但是我大唐实在是太大了,我们的威胁除了来自西北之外,更多的事来自北方,还有东北。
我觉得是不是朝廷可以修建一条铁路,从长安城出发,到达洛阳,然后经过晋阳到达朔州。
之后一直达到幽州,终点是辽东城呢?”
冯立这话一出口,马周的脸就黑了。
这么一条铁路,路程可是比现在的长安城到凉州的都还要长,需要动用的人力和物力自然就更多了。
“我觉得长安城通往江南地区的铁路,也可以考虑修建。
毕竟江南地区现在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快,为朝廷的赋税做了不小的贡献。”
“从凉州继续修建铁路到肃州,然后一直进入到西域的话,那么以后朝廷要彻底的掌控西域就容易很多了。
然后镇北道那边也是可以考虑开通一条铁路过去。”
“我觉得修建一条长安城到登州的铁路,也是很有必要的。”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而这个时候,铁路已经在铁轨上面跑动了起来。
哐当!
哐当!
这种声音放在后世是很吵,但是现在却是让人很欢喜。
“陛下,户部没有那么多的钱财支持那么多的铁路同时修建。
铁路虽然很好,但是其实水泥道路在很多时候就已经够用了。
长安城里头现在已经有了蒸汽汽车,将来蒸汽汽车的数量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这些蒸汽汽车也可以用来运输货物,虽然一次性运输的数量没有火车那么多。
《仙木奇缘》
但是他们可以比火车更加灵活的进行运输。
最关键的是蒸汽汽车跟水泥道路相互结合之后,发挥出来的威力可能比火车还要高。
但是人家需要花费的钱财却是远远的低于火车。”
马周生怕李承宗听了那么多人的提议之后,全部都同意了。
所以赶紧站出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铁路不修建,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马周不希望修建的步子那么快。
就像是他自己说的那样,他觉得水泥道路和蒸汽汽车相互结合的方案,也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马尚书的这话非常有道理,陛下,多修一些水泥道路,鼓励一下蒸汽汽车的发展,我觉得确实不错。”
柴绍刚从外地回来就赶上了这个活动。
他也是知道自家在搞蒸汽汽车的。
这个情况下,他肯定是要站出来支持马周了。
“火车是个好东西,蒸汽汽车和水泥道路也都是个好东西。
这些东西,各地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发展。
朝廷不会直接干涉,当然了,民部必须确保每年都有铁路在修建之中。
朕希望将来大唐的铁路能够超过一万里。”
李承宗虽然今天的心情有点激动。
但是头脑还是很清楚的。
随随便便就说要修建那么多的铁路,肯定是不负责任,也不现实的。
他可不想大唐被自己搞垮了。
“陛下圣明,民部跟工部到时候一起合作,做一个铁路和水泥道路的修建规划出来。”
马周听了松了一口气。
不瞎折腾就好。
……
苏我人见和近卫三郎作为大唐通,消息自然是很灵通的。
看着铁路上的庞然大物,他们的心情非常的复杂。
“近卫君,我听说大唐商家在石见银山那里大量的开采白银,奈良那边还想着是不是让我们去争取一下,看看能不能让大唐也把石见银山的利益分一部分给我们倭国。
现在看来,大唐需要大量的金银去修建更多的铁路和水泥道路,他们是绝对不会把吃进去的肉吐出来的。”
苏我人见看着这些铁疙瘩,心里面很是低落。
什么时候倭国才能跟大唐一样强大呢?
别看现在倭国上下都对大唐非常的友好,但是骨子里面他们其实也是希望能够独立自主的。
奈何现在大唐四周的国家,只要有这种心思的,都不会有好下场。
大唐不允许四周有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存在。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有时候就是资源的一种争夺。
也是一种生存空间的争夺。
而这种争夺,是没有办法以和谐的方式展开的。
“苏我使臣,其实我们要是换一个角度去考虑,这也未必是坏事。
大唐从我们倭国那边获得了大量的好处,自然就不希望跟我们的关系搞得太僵。
虽然大唐有绝对的实力打败我们,但是我们倭国也有几百万人。
如果真的两个国家打了起来,对大唐也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倒不如借着这个机会,看看能不能获得什么好处。”
近卫三郎倒是想的很透彻了。
别跟大唐过不去。
要不然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以后的事情会怎么样,他不知道。
反正他手中的时候是不想折腾了。
“也只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