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耍耍花枪 (二更)
卓儿在家住了三天,三天后带着他娘为他准备的一大包肉脯、肉松去书院。当天晚上,要上床歇息了,晏萩却要赶傅知行出了房,“你去睡书房。”
“为什么?”傅知行问道。
晏萩伸出手指用力地戳他的胸口,“为什么?你还问我为什么?你给儿子找得那是什么书院?吃得那么差,是想要饿死我儿子吗?”
“若真的那么饿,他就不会挑食了。”傅知行冷静地道。
这话有道理,毕竟饿了连糠都能吃,何况是肉,但在护犊的母亲面前,那就是没道理,“卓儿就是想吃点肉,那里挑食了,再说了读书那么辛苦,本来就应该吃好的,我不管,你想办法,要是想不到办法,你就别回房睡。”
晏萩说着,就要把傅知行给推出房去,傅知行一把将人搂入怀里,“办法想好想好了。”不能儿子吃不上肉,就不让他吃肉呀。
“这么快?”晏萩不信。
“曹子建七步成诗,我想个办法,不需要多少时间。”傅知行笑道。
晏萩轻笑一声,道:“行吧,那说说你的办法。”
“山长之所以会留那人在书院做厨子,想来是他没处谋生,给他换个谋生之处就可以了。”傅知行笑道。
晏萩蹙眉,“那人没处谋生,只能借着救命之恩,在书院混吃等死,显然能力有问题,为他找谋生之处,只怕比换掉那个山长还麻烦。”
“放心,有些事,不需要有能力也能做的。”傅知行胸有成竹。
晏萩眸光流转,“等你把事情解决了,再回房睡,现在出去。”
傅知行松开手,转身往外走。
晏萩傻眼,这是生气了?手比脑子快,晏萩伸手抓住傅知行的衣袖,“无咎。”
声音可怜兮兮的,完全不知道背对着她的男人,唇角微微上扬,“舍不得让我走了?”
晏萩松开他的衣袖,嘴硬地道:“走吧走吧,走了你就别想再回屋。”
傅知行笑,转身将人搂进怀里,“这是我的房间,你是我的娇妻,我那儿都不去。”说着,将人抱起,往卧房去。
晏萩本就是跟他耍花枪,并不是真要赶他走,就任由他将自己抱进房去。
就在夫妻俩亲热之时,一个婢女脚步匆匆地走进了鲁王妃的院子里,鲁王妃坐在榻上,目光呆滞地看着前方的博物架,架上有一个半新不旧的藤球,那是儿子玩过的球。
“吱”一声,门被推开了,婢女走了进来,又快速转身将门关上,“王妃。”
鲁王妃的眼中多了一丝神采,“小蛮,你回来了。”
“王妃,东西拿到了。”婢女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鲁王妃。
鲁王妃接过纸,展开,上面画着一个标识,那个标识正是沈慕凡在刺客衣裳上找到的那个标识。鲁王妃看着那个标识,喃喃自语道:“唐廉,我在地狱之中,你也跟着一起下地狱吧。”眼中恨意几乎化为实质,她早就不想活了,可是她得留着这条命,为儿子报仇,“多描几张,让那几个针线娘子,将这个标识绣到王府护卫的衣裳里。”
“夏衣已经发下去了。”婢女提醒她道。
听从她的吩咐去办事。
鲁王不知道鲁王妃的谋算,他正压着个美人儿,在翻云覆雨。
一夜过去,晨曦微露,朝臣们身着官服上朝了,在这个早朝上,圣上指定了教导皇孙们的先生。一共七位,轮流授课,安国公和英国公也在其中,教皇孙们骑射的分别是保清侯世子田以宁和兵部马尚书。
上午他们学经史子集,下午学礼乐射御数;唐峦与堂兄弟的课程略有不同,他得抽出半个时辰,跟着太子批改奏折,当然他只负责看和提问。
这样一来,唐峦就比较忙碌了,就没那么多时间陪着丫丫玩耍,如是丫丫回来难过地告诉晏萩,“峦哥哥有好多天没有陪丫丫了。”
晏萩大喜,她正愁着怎么把丫丫和唐峦分开呢,这下好了,不用她费神了,拉着女儿,忍着笑道:“丫丫啊,你是女孩子,应该和女孩玩,你可以找安乐郡主、明珠、袅儿表姐、袭儿表妹她们玩。”
“我有和安乐姐姐她们玩,可是我也想和峦哥哥玩。”丫丫低着头,小拳头对对碰。
“丫丫,你忘记娘说过的了吗?男女授受不亲。”晏萩认真地道。
“可是娘,男女七岁不同席,丫丫还没到七岁呢。”丫丫抬头看着晏萩。
“丫丫虚岁已经七岁了。”晏萩捏了捏她粉嫩的小脸蛋。
“啊,原来丫丫已经七岁了呀,那丫丫以后不和男孩子玩了。”丫丫是听娘话的好孩子。
晏萩刚想说好,突然想到这样一来,女儿就没了青梅竹马,那可不行,如是又改口道:“也不是不可以跟男孩子玩,像锦硕、锦研,则亭、则阁、嘉桐、嘉龄他们,你可以和他们玩,他们是你的表哥。”侄儿的血缘跟丫丫太近,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至于比丫丫小的……姐弟恋还是算了。
“丫丫知道了,丫丫去找袭表妹玩。”丫丫开心的去找晏袭袭了。
正跟着太子在苦逼的看奏折的唐峦完全没想到,对他和颜悦色、十分疼爱他的姑母会这样挖他的墙角。
过了几天,枚三太太带着傅柳儿过来感谢晏萩。傅柳儿看上了梁高,已点头应允了这门亲事。晏萩不想居功,“这是柳儿和梁高的缘分。”太好了,傅柳儿的亲事定了,以后就不用带着她出门应酬了。
“要是没有亲家三太太,柳儿也结不上这门亲事。”枚三太太挺感激晏三太太的,“我什么都不盼,就盼着他们成亲后,好好过日子。”
“三婶放心吧,柳儿是个好姑娘,她一定会和梁高把日子过好的,到时候三年抱两,三婶就等着当外祖母吧。”晏萩笑道。
“承你贵言,承您贵言。”枚三太太乐呵呵的。
客套了几句,晏萩送这对母女离开。
内宅平静,朝堂无事,转眼到了五月初四,满城粽香,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