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同情的罪》
《美国风情画》公映之后,前后有近四十六家媒体发布了影评,其中四分之三都对这部电影赞赏有加,更有十四家媒体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声称那是‘对一个时代的美好回忆’。由此可见,这部电影确实是受到了专业影评人的喜欢。
票房跟媒体也是有很大的关系,虽然公映时间选择了在北美票房兵家必争之地——感恩节,但《美国风情画》对于同期的单键者没有丝毫的关系,而其它电影对于《美国风情画》也没有给予任何关注,大家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值得提一下的是,港台地区的公映虽然要晚一些,但这些媒体的宣传和关注却丝毫不亚于好莱坞,大体上因为苏菲是少有能够在好莱坞站住脚的华裔演员,所以好评如潮,连苏菲都觉得有些受之有愧了,毕竟她在这部电影中并非主演。
十一月二十五日,周四,《美国风情画》在二百零三家电影院举行公映,首日票房二百三十六万,紧接着周末三天票房,累积数字直逼千万大关,在最后统计的时候,已经达到了一千一百二十万,这个数字已经相当可喜了,在北美票房排行榜里,已经是坐二望一,这个结果让公司和剧组都是喜出望外,乔治.卢卡斯甚至提议要召开庆功宴。
首周票房的出色,还有影评人和观众褒大于贬的反应,让环球公司不由急忙更改了放映计划,在全美进行扩大放映。任何一个电影发行商,都希望手中的电影能够挣钱——他们可不是为了亏本才买下发行权的。之前环球公司对这部电影也十分看好,但没有想到举行了公映之后,惊喜比预料之中的还要巨大,所以,扩大放映也就顺理成章了。第二周全美播放《美国风情画》的电影院增加到了五百六十家。
第二周《美国风情画》取得了二千五百万的票房。持续上涨,而累积票房已经成功地突破了三千万,来到了三千六百二十万这个数字,稳登票房排行榜的冠军首座。第三周虽然没有第二周增幅大,但依然移居榜首,后劲依然可观。
《美国风情画》的巨大成功,给乔治.卢卡斯和环球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乔治.卢卡斯在媒体面前正式宣布,电影的成本已经完全回收,票房成绩远远超出预期。
最终,《美国风情画》的票房收入达到一亿五千四百万。比原有历史的票房收入还要高,而且录影带的收入也达到了近七千万元。即便在年终票房排行榜上,也是很不容易被超越的。
对于公司来说。是利润;对于乔治.卢卡斯来说,是名气;而对于苏菲来说,电影的好口碑,专业影迷的认可,这才是最重要的。
之后。《美国风情画》的发行权也由公司卖给了其他国家,在英国、香港,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环球公司看电影的口碑好评如潮,在感恩节之后,就迅速地发行了《美国风情画》的录影带和音乐原声唱片,所得到的巨额利润让公司又一次的感到惊喜。
编剧、作家、歌手、演员。这些都是完全不同的职业,但追根究底,这些职业都是通过文字或者表演来展现情感。体现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职业还是有共同之处。美国社会是一个注重个人创造能力的社会,许多歌手都是创造型歌手,而社会普通对这些歌手都毫不掩饰的保持着正面的评价和支持。
古往今来。在这四个行业都有着卓越表现的人,绝对不在少数。甚至还有更加全能全才的人,
音乐人,电影人;歌手,演员。这是两份差异十分大的职业,但追根究底,两份职业都是通过表演展现情感,传达热情的艺术形式。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份职业还是有共同之处的。在歌剧、出版、体育等多行业都焕发了耀眼的光芒。但一般来说,跨行业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媒体总是会无尽的质疑,包括普通观众也会用挑剔的眼光去评价。最重要的人,要同时拥有多种天赋,可不是一件高概率事件,那么在不同领域取得好成绩,绝对是难上加难的事了。
那么,这些如果都发生在一个十二……哦,现在是十三岁的女孩身上,又该有多么难?
在刚开始……甚至到现在,对于这一点的质疑始终没有断过,但无论媒体怎么调查,在苏菲的成长过程和生活环境中,都没有代笔的人物出现,而且最有说服力的是,即便纸上的作品可以代笔,表演和演唱却是无法替代的,一些媒体长时间的为此喋喋不休,到了最后却惹起了读者的口诛笔伐,甚至有一些媒体也针对那些捕风捉影的媒体置疑,认为他们……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大体上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对于苏菲,媒体们发现,很难界定她到底是一名歌手还是一名演员……或者一名作家?有些迷惑的记者们现在还没有注意她在其它领域中的作为,否则会更加疑惑的。但有一样是有共识的,那就是这个小女孩的精力确实旺盛得惊人。音乐界和电影界每年都有无数新人闪现,其中不乏有璀璨夺目之辈,而‘苏菲’这个名字同时成为了新人歌手和新人演员中备受瞩目的那个名字,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似乎有一个全能艺人在悄然诞生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天才,有无数,能够不成为‘江郎’,真正登上巅峰的,却只有仅仅数人。无论是音乐还是电影,苏菲的路都才刚刚起步而已。
感恩节后一个星期,苏菲的三张新唱片的发行量已经超过一百八十万,尤其是在欧洲市场,那张英文唱片的销量已达十二万张,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同时还带动了日文、华语唱片的销售……人们都有一种爱屋及乌的思维,或者其中也有好奇,买了其中的一张唱片之后,也想知道其它唱片中的歌曲会是什么样子的,或许他们听不懂那里面唱的是什么内容,但音乐无国界,他们至少可以体会音乐中表现出来的情感。
如果说媒体上对作为演员和编剧的苏菲还有疑议的话,在对于歌手苏菲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非议,连《基督教真理报》的‘反苏菲’专家詹姆斯.华特都语气酸酸的表示,‘苏菲过早的显露了她的才华,这令人对她以后的教育和发展表示……’总而言之,酸菜了。
作为引发这一切的苏菲现在已经远离了那个争议的圈子……哦,也不算太远,毕竟格里尔中学距离纽约也不算太远,但有学校作为保护,她得以免受打扰的安心学习。
哦,这个免受打扰指的是外部打扰,但在学校的内部,还是有很多事情的。签名什么的就不算了,毕竟全校才不到五百个人,就算是排除签名也用不了太长的时间。但首先是音乐社和戏剧社打擂台,认为苏菲更应该参加音乐社,然后是走到哪里都有人很焦急地打听《成长的烦恼》下一集会发生什么故事,还有人认为剧中卡萝的戏份太好了……好吧,作为一个全是女生的学校,女权主义自然要强大一些,虽然迈克的模样挺英俊,但她们更希望卡萝要强大一些。
事实上,苏菲在写第二季的时候,已经将剧本中加入重了卡萝的戏份,她新《新成长的烦恼》中的剧情引入……当然,她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做了些改动,至少原本的卡萝没有那么活泼,新卡萝的性格要综合一下。
剧透神马的就不要了,还是让观众们自己去发现才会更理想一些。
画漫画、小说、学习,都不是重点,她还要抽出一部分时间和戏剧社的同学们一起排演迎接圣诞的音乐剧《同情的罪》。
《同情的罪》,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一部中篇小说,描述的是上尉赫米勒偶然认识贵族女子薏迪。薏迪是一个下肢瘫痪的姑娘,赫米勒对她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却被别人当作了爱情……甚至连他自己一度都以为这是伟大的爱情,直到他正视自己爱的是另外一个美丽健康的姑娘,而那个时候,很多事情都发生了,他的同情心反倒引出了更大的悲剧,以至于他虽然逃开了,但良心始终在承受着谴责。小说着重于心理层面分析,细腻剖析着“同情”在外界作用及内心意志的互搏下,呈现出来往往是失去控制的两面性。
苏菲将这部小说编写成为音乐剧本,完全是她在虚拟空间中反复研究揣摩的结果,音乐也大多是自己缠扰的,但其中的有些歌曲也是借鉴了未来的一些歌曲……不管怎么说,这个剧本写出来之后,连校长艾婕.佩里都惊动了,她要全校的学生配合戏剧社的学生将这部音乐剧排练好,作为圣诞演出的重头,而苏菲将作为剧中的女一呈‘薏迪’,而剧里面的男士嘛……统统由女生扮演,戏剧社的社长嘉丽.哈斯出演男一号赫米勒上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