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邺城群谋
阴天过后,当有晴天,或将心安。
姜松麾下五千骁勇善战的骑兵冲入城中,没有耗费多少力气,直接就将刚刚从土堆废墟里爬起来的阴安守将和一众袁军尽皆擒杀俘虏。
一番稳定之后,阴安县衙大堂之内,刘协大喇喇地坐在上首,静静地听着姜松汇报战况,又看了看正一脸幽怨瞪着姜松的典韦,嘴角控制不住地露出一丝笑意来。
典韦这家伙骨子里就是一个狂战士,虽然在刘协身边待了许久有所收敛,但是一到了战场上还是就变得兴奋莽撞起来。
“自古以来,骑兵破城精妙之例鲜之又少,永年直接就将阴安城墙彻底摧毁,纵马而入,气势不凡,属实不错,且先记下一功,待来日平定河北之后一并封赏!”
刘协的心情极为不错,城阻破城,人挡杀人,他就是要以这种无敌的气势摧毁掉河北袁军的心理防线。
而且,按照约定的计划,这个时候的赵云和高宠,也应该带领兵马前去攻打乐陵国了。
有赵云和高宠这样有勇有谋的大将在,又有庞统等人从旁出谋划策,那边的战况应该同样十分喜人。
刘协想罢,又认真地说道:“不过阴安只算小城,我们要想威胁到河北,还得先拿下阳平郡才是。”
姜松闻言,立即抱拳道:“请主公吩咐。”
“眼下我们进攻河北的消息必定已经传到袁绍耳中,想要再这般轻松地攻城拔寨却是不容易了。何况阳平郡的重要,袁绍不可能不知道,他必定会派遣重兵大将把守。”
刘协摇摇头,开始正色起来。
姜松担任先锋之职,自然也对河北的地形局势有过了解,当下赞同道:“如今袁绍占据三州之地,麾下兵马却是分作四部。第一部,乃是长子袁谭的幽州军;第二部,乃是次子袁熙新近招降的黄菊军和黑山残军;第三部,乃是幼子袁尚的冀州兵马;至于第四部,便是袁绍引以为重,由颜良、文丑二人统率的本部精锐兵马。”
姜松顿了顿又道:“幽州相距太远,袁尚遭逢新败,袁绍本部兵马非万不得已不会动用,是故只能是最近风头颇盛的袁熙前来镇守阳平郡了。”
刘协听姜松说完,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旋即又摇了摇头,道:“永年果然用功不少,见识甚为中肯,当真不错。只是,永年却是疏漏了两点重要之处。”
“其一,袁绍手下并非只有四部兵马,当有五部!”
姜松一听,连忙静心细想,沉吟片刻后,才恍然道:“主公说的,可是鲜卑异族?”
刘协面容严肃地点头道:“昔日袁绍欲以联姻之事和鲜卑一族定下合约,我虽设计破坏,但他们之间确实还是联盟成功。如今草原上鲜卑人才辈出、一家独大,其余匈奴、乌桓等尽皆投靠依附,他们的实力,甚至比袁绍更为可怕!”
刘协可是知道,鲜卑族可是出了个清太宗皇太极,麾下鳌拜、扩廓帖木儿等人也都是殊为难缠的人物。
他这次出兵攻打袁绍,除了时机已到之外,未必没有想要在占据河北之后,同皇太极较量一番,安抚北塞边境的想法。
刘协紧接着又道:“其二,阳平郡是遏制我们西路大军进入河北的重要隘口,就算袁绍放心让袁熙带着新近降军前来镇守,他身边的谋士田丰也绝对会死言劝谏。依我看,至少也得再加一部兵马!”
“再加一部?”
强如姜松也被刘协的话吓了一跳,要知道这两部兵马随随便便加起来至少也得有十万之众!
不说他的先锋军只有五千骑兵,刘协命郭嘉、贾诩、苏烈、太史慈等人带领的中军也不过八万兵马而已。阳平郡易守难攻,可想而知接下来的战事十分严峻。
刘协却没有姜松的担心,仍旧淡定从容,温和一笑,别有深意地道:“不过,他来的人越多越好,最好是一战就定了这河北!”
……
三日之后,等到郭嘉带领大军赶到阴安的时候,刘协派出的探子也终于带回了河北的消息。
果然如他所料,姜松率军偷袭阴安的消息传到邺城后,整个河北都为之一震,袁绍更是勃然大怒,明暗里不知道咒骂了刘协多少句。
不过在田丰等人的劝谏下,袁绍最终还是将怒火暂时平熄了下来,他可是知道刘协手握三州兵马,厉兵秣马多年,往常不动则已,现在一动必定是要和他正面决战了。
“如今的情况却是有些奇怪,根据情报显示,刘协在派遣大将夺了阴安之后,便一直没有新的进攻动向。而其青州这边,同样按兵不动,实在是有些叫人看不懂。”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河北最为智谋之人,袁绍倚为谋主的军师田丰。
田丰的发间已经藏了缕缕白发,额头上的皱纹深成沟壑,脸色枯黄,表情十分凝重。
“确实有些奇怪,刘协兵马众多,粮草富裕,绝不存在难以支撑两路大军的情况。我若是他,必定分东西两路大军,同时发起进攻,管教我们分身乏力才是。”
旁边的许攸摸着自己短短的胡须点头附和道,身材肥肥胖胖地看上去颇有些滑稽。
坐在上首的袁绍听了两人之言,也开始紧张起来,意识到他们现在面临的情况有些蹊跷和严峻。
“我看不然,刘协小儿用兵素来喜欢虚虚实实,以假乱真,直教人防不胜防之法。是故我们认为他会分两路大军进攻,他必定会反其道而行之,另有企图。”
“嗯?公则此话何解?”
袁绍一见郭图有了不同的见解,激动地连忙询问道。
郭图听了袁绍的话,又见众人全都看向了自己,不禁眼睛一挑,得意地说道:“姜松领兵破阴安已有多日,青州方面却迟迟未动。恐怕,他们不是真的没有行动,而是早已暗中调遣兵马和兖州军合兵一处,想要用重兵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