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红军战士的新玩具
张浩同志这一路脸色不太好,有点晕机,也是运五这飞机虽然皮实,但是乘坐者很难觉得舒服,解放军战士没有事,所有人都在这种飞机上练过。落地的时候那下颠簸,张浩同志倒是没事,黄参谋的头盔让给他了,这个祥瑞的家伙自己倒是脑袋撞在顶棚了——真不知道这是怎么撞的,好在他头铁,没什么大事。川陕的张主席早就带着川陕苏维埃的干部和红四的指挥员在此等候了,原来只是以为是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支援,下了飞机不只是前面提到的红军战士,干部们也很惊讶,知道牛顿的徐深吉也是这样的,上过天的陈昌浩政委也是这样的。
因为在这两架运五落地之前,从武威起飞的运八已经空投了一批物资,箱子里装的都是崭新的水连珠、大盘鸡和一些老式的马克沁,这导致大家都以为来的新疆同志也是这些武器,然而人手一挺手提机关枪也太阔了吧?更别提这些“西北野战兵团”精选的战士钢盔上都别着有框风镜,张浩同志的钢盔上别的是在二战时期时髦度爆表的无框树脂风镜——这是黄参谋的私藏物品,张浩下了飞机又亲自把头盔戴到了黄参谋的脑袋上。这两架运五完成任务以后,就停在一边,接下来又是两架运五运输机,解放军先上去打开舱门,红四方面军的战士已经排好队了,准备来搬运这些物资,飞机里装的主要是电台、药品、各种器材,还有给精锐部队准备的武器,也都是八一式枪族的,只不过解放军的都是折叠式枪托的,给红军准备的是固定枪托的。
大家都很高兴,共产国际代表和川陕苏维埃主席在机场握手,张国焘又一一向张浩介绍川陕根据地的同志,有些是在苏联留过学的,有些是在鄂豫皖和川陕土生土长的干部。而张浩是新疆同志护送来的,如果没有新疆同志,他应该在3年后从外蒙孤身一人冒险到达陕北的根据地的。
黄参谋押运过国民党大员,但是还没见过自己家的高级干部,他也就见过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再高的干部......似乎在炮兵学校的时候有大领导去视察,再就没有了,他跟师兄林淮生不一样,虽然爷爷也是参加过解放战争和西南剿匪,总归是普通战士的子弟。黄参谋从来都记着爷爷说的话:“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就不错了。”
说来,他跟红四还是有渊源的,他爷爷参军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是从129师变过来的,129师是红四变过来的,所以,这是来探亲了?
但是他面前这个红四方面军的连长,歪戴个帽子,盯着他看了半天。
“也就是自己的同志,要不穿成这样,”这伙计手很粗糙,还有老茧,以前应该是个篾匠吧?“孔二愣子,你说这小子他娘的是不是地主家的阔少爷啊?”
这说话口气,亮剑是虚构的,而且黄参谋这只书虫从来不看下半部分。而将星谱和将帅名录里面少将以上的,红一和红四也没有这么一号,就是有点像李幼斌......年轻的时候?老李其实也是个十里八村的俊后生啊?因为李幼斌老师演鬼子的时候把仁丹胡去了真心还算长得不错。
这个连长,篾匠,你他娘的,孔二愣子?黄参谋只有一点跟昭和参谋一样,就是奇大的脑洞。该不会是李云龙吧?那个看上去有点愣的,孔捷?看上去有点文化,像是老版水浒传里陆虞侯的,丁伟?
我一定是搞错了什么吧?平行世界?跨位面穿越?不可能的。
干部们去开会,黄参谋他们这一小队人,单独安置在一处宅院内,里面是安排张浩同志住的,外面是作为警卫人员的解放军战士住的。
黄参谋来到川陕根据地,反而住的比一起来的战士习惯,甚至这个平常屁都很难蹦出一个,总是板着脸的作战参谋,反而跟住在对面厢房的红军战士有说有笑的。
“我们还以为你是地主家的阔少爷出身呢,老黄同志。”跟他说话的这个红军排长很年轻,他也不认识这些军衔,再说黄参谋跟满广志旅长有个相同的习惯,喜欢换掉领章,他今天佩戴的是士官的领章,跟带队的班长高达是一样的。
一个少校伪装成士官,红军连长同志也认不出来,只是以为是个老班长之类的角色......31岁的老班长,带侦察班,文化水平很高(对于他们来说高的没谱),这个新疆的同志文化要求也太高了吧,这个水平在我们红军这边最差也得团长以上了吧?而且,他好像对我们四方面军很熟悉的样子啊?从鄂豫皖到川陕,虽然细节说不出来(这个肯定说不出来),大概从什么地方走过去的,虽说有地名对不上,但是路线大体是没错的。
“也就是这样,我们部队在白塔河跟马家军干了一仗,用猛烈的炮火撕开了他们的行军纵队,然后汽车部队长驱直入。”
黄参谋故意没说太高深的,这个同志也不是太聪明,还容易瞎想,至少他见过汽车和飞机了,就可以简单点说。
装甲车和坦克变成了汽车脑袋上顶个机枪;
重炮变成了迫击炮和小山炮;
只有大量的自动武器还是原汁原味的。
这位排长已经对解放军“西北野战兵团”非常憧憬了,两人还在继续聊着,至少是知道,红军很不容易,还有很多同志手上没有枪,看着他抱着新到手的大盘鸡一直不放手的搂在怀里就知道了。而且,这么闲谈是不要紧的,因为,现在苏区肃反和各种调查都暂停了,出发前,就知道本来在4到5月间会牺牲的一些烈士,现在还活着呢。
然而听说是去支援红军,全班下了血书,这才让胡团长忍痛割爱。
在训练的过程中,黄参谋就明显的发现,这些红四军的四方面军主力精锐部队,战术动作一窝蜂,猛打猛冲是很英勇了,但是队形太密集,而且虽然没有使用子弹训练,可以感觉出来,他们经常会没打机枪就冲出去。
改掉这个习惯很难啊......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磨合,如果想让全体红军都按照新的训练大纲来执行——这是他的学长林淮生拉着一帮参谋花了几天时间临时调整出来的,起码要在每个团甚至每个营都配属人员,才能让一个军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习惯吧。
怎么说,也要打一仗试试看啊。
第二天早上,黄参谋起的非常早,他把带来的战士一个个都从通铺上叫起来,集合起来,保卫工作其实在下飞机就完成了,他们现在要做的事,教四方面军的指战员怎么运用武器,还有班组的战术动作,这个班是黄参谋特意跟学长要的,班长高达是胡团长最喜欢的尖子,来之前舍不得放,甚至动用了“他是独生子女,家里就这么一个儿子”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