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三十六英灵永存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三十六英灵永存
自为林则徐送葬的百姓排满了街道两旁,北京城里一片素缟,身披白麻孝衣的林汝舟捧着父亲地黑白相片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天空中降着雪,空气里流动着肃冷的气氛,一片白色渐渐笼罩了整个京城。
刘寄的心情同这天气一般苍凉,站立在养心殿的台阶上,他的目光遥望着凌烟阁的方向。
凌烟阁是朝廷拔出专款修建的一处庙宇,位于京城的西南方向,这里的神不是西方诸佛也不是文武圣君,而是为中华崛起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英雄伟杰,林则徐是继龚自珍和雷履泰之后第三个被供奉进里面的英雄。
185o年林则徐走了,刘寄依然清除地记得林公走前的一翻良言苦口:“我中华自亘古以来,大凡朝代之初,君强臣强,励精图治。到中期则君强臣弱。至后来便是君弱臣强,诸侯并起,天下也就乱了,大乱之后则又是大治。如此循环,周而复始,实乃中国之大害。犹如脖子上的绳套将我中华越勒越紧,终不得跳出此怪圈。今上圣明,臣有幸服侍一生。常人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臣大限将至,吐肺腑之言为皇上国家尽忠。当今世界,周围异邦突起,非我中华独大之局。变革一途,宜早不宜迟,宜缓不宜急。早乃早做准备,基础厚实。缓乃动作平稳,若舵手操舟于险滩急流,已过。乘者不察。依臣观之,英吉利人有君主立宪制度,可供我中华借鉴。皇室中人,不一定非担当治国大任,选一贤能为相,同样可治国安邦。然军权不可与相权同掌一人之手,从军者决不可从政。且三权分立相互监督。皇上若有雅量可改军机处为议会。老臣言尽于此,望皇上三思。”
想到这些刘寄叹了口气朝外面走去。小德子赶忙在后面给刘寄披上一件油亮的黑貂皮大衣,两名宫女替刘寄打着黄罗伞盖。
今年是一个多事之年,从前方来地战报已经到了刘寄的手上。英国人果然动手了,虽然中队在甘托克打了个大胜仗,可南方的海战让刘寄有些担忧。让刘寄烦心的事情不仅于此,从西北来的情报显示俄罗斯人在拿下哈萨克族以后,开始向浩罕汗国动手了。如果浩罕汉国被俄罗斯吞并,那么西北地区就完全和俄罗斯接壤了,双方毫无回旋的余地。显然俄罗斯人是看准了中国被英国拖住,方才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向浩罕汗国动手。
好事来一件得付出许多地努力,可是坏事一来却是一个接着一个,正应了一句俗话,屋漏偏遇连阴雨。除了军事上的麻烦,今年中国地经济也出现了大的问题。由于和西班牙、英国的战争。中国的出国贸易在下半年严重受阻。
经过朝廷这些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展可圈可点,可是中国国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拉大,国内地消费市场并没有完全培育出来。用时髦的话讲,叫做比基尼系数增大,内需不足。在外贸受阻的导火线下。内需不足导致了生产过剩,于是乎一方面工厂停工,商品积压,另一方面工人停工后无工资可,国内购买力越下降。在这种背景下上海、广州、北京的股市都在下跌。
没办法刘寄只好管一管市场那支看不见的手,他在心里将现代各国治理经济危机的办法捋了一遍,一边想着刘寄一边走出了宫门。
午门外户部侍郎伊里布和中华银行行长王茂荫正等候在路旁,两人是被刘寄召来作陪往凌烟阁去的。见到刘寄出来,两人都迎了上来。
“臣王茂荫躬请圣安!”
“奴才伊里布躬请圣安!”
“都起来吧,朕不是讲过吗?奴才就不要叫了。朕需要的是为国为民地人才。而不是奴才。还有礼部不是已经革新了礼仪,一些繁文缛节就不要太计较了。多把精力放在政事上。”
王茂荫听得连连点头,一边在身后说道:“皇上,今年的纸币行量用洋法换算只可印一亿圆,可臣以为中华版图已经扩展到新加坡、兰芳岛、菲律宾一带,再者朝鲜、日本、琉球、越南、暹罗、缅甸、廓尔喀、不丹等国都在流通我中华纸币,若是少印,恐市面不敷使用。”
刘寄对王茂荫这人颇为欣赏,这人没有出过国却主动奏请朝廷刊行《海国图志》,以该书为朝廷文武百官以及皇室宗亲必读之物;又奏请朝廷革新科举,希望改为五门题,这五门题为:博通史鉴、精熟韬略、制器通算、洞知阴阳占候、熟谙舆地情形。两次奏请之后刘寄大喜,把王茂荫报送到皇家政法学院深造。在雷履泰过世后,刘寄将其用为中华银行行长。这时中华银行已经成为朝廷的金融管理机构,王茂荫也就成为了第二任中华银行的行长。听到王茂荫的报告刘寄说道:“行纸币的事你把数目拟定上来,召集一些商人和专家进行讨论,合适了你自己拍板,金融地问题朕就交给你了,若是办好了朕和国家都会感谢你,若是办的不好朕便拿你试问。”说到这里,刘寄淡淡笑了笑,拍了拍王茂荫的肩头。王茂荫赶紧低下头去躬身称是。
刘寄又向伊里布吩咐道:“伊里布你记一下,明年朝廷将大量行国债。”
刘寄的话让伊里布奇怪的问道:“皇上,国库里不是有大量的积余吗?”
“要想让经济好转起来,咱们就得花钱。明年的花费大着呢,6军要购置装备,海军要建造铁甲舰;菲律宾和兰芳岛要新建橡胶工厂;黄河也要花大力气整治;还要让专家论证一下修建铁路到四川、云南、贵州的可能性,如果行,明年就开始上马;”
伊里布和王茂荫面面相觑,担心地说道:“皇上,这得花多少钱呀?恐怕国库承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