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零八天国使者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零八天国使者
“在下广州人氏姓张名峰,乃是中国民主自由党南方分会的书记。”
冯云山脸带惊喜的说道:“张先生原来就是秀清口中所言的党人,有你们进入紫荆山就好了。”
“不知道拜上帝会的情况展的如何?一些国外的友人托我这次来了解情况,若是合适,他们会给予大家无偿的帮助。”
“朝廷不是和那些洋狗打的火热,去年在上海为了洋狗杀了多少人。”
“话不能这么说,洋人中也有反对朝廷的人。何况你们信奉的上帝,就是从洋人那边传过来的,他们对于中国境内有人信奉上帝十分高兴。愿意帮助和他们信仰相同的人。”
冯云山对此虽然有些不喜,可毕竟人家是来帮忙的,他也没有多说。
杨秀清在一旁插嘴说道:“冯先生,张大哥是来帮助我们的,你就不要想多了,咱们是不是联系洪先生到这里来一趟。”
稍微考虑了片刻,冯云山点了点头。
十天后洪秀全到达了紫荆山,紫荆山位于桂平县东北部,介于桂平、平南、武宣、象州和金秀瑶山之间,分属桂平、武宣两县管辖。全境宽广五百余里,四面高山矗立,中间丘陵错杂,沟壑纵横,林菁繁茂,汉村、壮乡、瑶寨散落其间。在六千左右的居民中,广东迁来的客家人占多数,而且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占优势。
这一带因为田少人多。居民除开荒种山外,多兼以砍柴烧炭辅助生活,饱受地主、山霸地压迫和盘剥,生活十分贫困,因而为洪秀全、冯云山的传教工作带来了便利。
经过一年多的传教,冯云山已经在这里聚集了两千多人的教徒。然而与另一个时空的历史相比,洪秀全现在遇到的局势已经截然不同。
自从1841年开始建立武装部以来。紫荆山原本盗匪为患的局势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到1843年广西将军衙门派遣军官到桂平、平南、武宣、象州各地的武装部,将各地地民兵组织起来进行了大扫荡。紫荆山的匪徒被剿灭干净。匪徒一除,商贩复至,山路畅通,原本市粮渐贵的局面也随之改善。这大大的缓减了当地不稳的形势。到1845年,修通从梧州通往南宁府的铁路,这条铁路途径桂平。铁路的出现使得桂平更加繁荣,当地土特产也可以通过铁路运往全国各地。除了早已经出现地银行。在铁路修通后学校、邮局、中医院也相继在桂平出现。这些因素无疑改善了当地的生存环境,可是洪秀全等人的拜上帝会依旧在这种不同的环境中展壮大起来。而且随着交通方便起来,一些不同的势力开始相互接触串联。
洪秀全在冯云山的私塾中和张峰见了面,两双犀利的眼睛相互交锋着,一翻客套后双方落了座。张峰习惯性的捏着自己西式服装地上襟说道:“不知洪先生希望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天下为公,建立天国,均贫富,均田地。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衣。”
张峰露出一丝笑意问道:“勤劳者所收获的多,懒惰者所收获的少,这也要均分两者所得吗?”
洪秀全怒斥道:“天下最辛苦耕耘在田地中的往往是所获最少的人,那些锦衣美食地地主,你看到他在田里劳动过吗?”
张峰笑了笑没有回应洪秀全的话题,两人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场短暂的会晤很快结束了。却引起了另一个人的注意。
这个人姓韦名政,在当地也还有些田产,这日到乡下来收租。因在杨家村有一家典当铺,顺道来村里察看一翻。他家的当铺与杨秀清的住家不远,到了当铺便听到铺子里的伙计在谈论这一带闹的沸沸扬扬的拜上帝教。韦政沿途一直听到有关拜上帝教的事情,听到伙计们谈起不觉起了好奇心,便和伙计们谈论起来。
只听伙计说道:“附近银矿地矿工都加了拜上帝教,村里地杨秀清领着一帮烧炭的也入了伙,听说这些人都是反朝廷地。”
另一个伙计用指头竖在嘴边小声道:“嘘,这些事情可是要闯大祸的。”
正说话间。一个伙计用眼睛瞅着杨秀清家的门口说道:“你们瞧人出来了。这些人都是拜上帝教的,为那个叫冯云山。是个教书的。”
韦政瞅了过去,见三个人从屋子中走了出来。有一人他却认识,那不是张峰吗?
这韦政为何认得张峰,却要从韦政的父亲说起。韦政的父亲韦源虽有些钱财却因家中人等没有功名,不免受些豪强官府的闲气。后来互助会开办到了韦源村里,韦源听人说互助会是奉圣旨开办,加入者有了互助会的照应即使有了怨气也可告到上面。韦源听说后便加入了互助会。果然入了互助会之后,韦源的地位大大改善。当地官员只要听说是互助会的人,多少都要给些面子。偿了甜头,韦源在会中格外积极,隔三岔五的韦源便拿出一些闲钱资助会中贫困无依的人,偶尔在乡中赈济孤寡。见到韦源表现积极,会里的人也把韦源展为当地的小头目。韦源有了这个职务,自然要接触到一些会中事务。那韦政正是看到父亲案头有一张张峰的画像,那画像下还写有危险人物党人张峰,所以今日韦政一眼便认出了张峰。
韦政回去后便将事情详细的讲给了父亲听,把那拜上帝教的来龙去脉和为人等一一说了个透。韦源听到后喜不自禁,搓着手说道:“吾儿呀,你这可是替为父立下大功劳,这等大事上报上去必定会得到赏赐。今后我韦家若能昌盛辉煌,都是吾儿今日之功,不若吾儿从今日起便叫做韦昌辉。”
韦政早就对自己死气沉沉的名字不耐了,听到父亲所说立刻高兴的答道:“正合孩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