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队伍
“三爷,电报。”
白信拿着一份电报,快速走到吴玄之身侧,小声说道。
“念。”
“清廷为平叛乱,以川汉铁路、粤汉铁路之运营权、管理权作为抵押,向四国银行借款两千五百万英镑。”白信快速把电报上的内容读了一遍,脸上却是抑制不住的惊喜。
随着白信最后一个字念完,吴玄之的手指在桌面上猛地一敲,目光也变得迫人了起来。
白信将电报放在了吴玄之的身前,“三爷,事情果然如您预料的这般,清廷向洋人借钱了。”
吴玄之走到了茶楼的窗前,一把推开了窗户,嘈杂的声音顿时蜂拥着自外界传来。
他站着高处,能看到远处的川汉铁路公司的外面已经围了一大圈的人,把道路给堵得严严实实。群情激愤的民众,几乎要把铁路公司的总部给掀翻。
但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这……仅仅是开始。
“准备一下车马,今晚我们离开蓉城。”吴玄之的目光看不出任何的情感波动,大约过了盏茶时间,才开口说道。
白信点了点头,快速的下去准备了起来。
“呼。”
一阵寒风吹动了起来,把窗户的扇叶刮得呼啦啦作响,城内枯黄的树叶像是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膏肓病人,终于脱离了枝干,四散着飘飞了起来。
已经快到冬天了啊。
“啪。”
吴玄之伸手将窗户关了起来,屋内重新暗淡了下来。
……
“什么?铁路收归国有?还要抵押运营权给洋人银行?”胡峻看着手中薄薄的一张纸,脸色瞬间没了血色,他一把瘫坐在太师椅上,就像是上了岸的鱼。
事实上,在这一刻,他还真成了上岸的鱼。
他已经被身后的汪洋大海给抛弃了。
当初贪墨的时候,那帮子大老爷们占了大头。现在眼看盖子要捂不住了,就把这个烂摊子给甩出去么?
一旦收归国有,朝廷必然要查账目。很多账目,根本经不起推敲。
“搞什么鬼!朝廷那帮人的脑子有病吗?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收回铁路?”胡峻的胸口憋了一团火,他实在想不通,这对于朝廷有什么好处?
这件事自己固然讨不了好,但对于朝廷而言,也会立刻失去地方乡绅的支持。
铁路管理权和运营权都给了洋人,那国内的乡绅和商人如何肯干?修建铁路,真正蛋糕还是铁路在修建和后期运营过程中所带动的庞大产业链的兴起,这里头的市场是无比广大的。
如果这些权利都给了洋人,那国内的资本连喝口汤都得看人脸色。至于投资铁路的那点分红,谁又会真的看得上。
朝廷的这一封电报,无疑是把川中、湖广两地的商贾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
这是嫌天下不够乱吗?非要往里头拱一把火。
“嘭。”
就在胡峻恼火的时候,铁路公司总部的大门终于达到了极限,伴随着一声巨响,人群蜂拥着冲了进来。
吵闹声,打砸声,求饶声……
这偌大的铁路公司就像是被扔了一粒火星的炸药桶,爆发出了炽热而灼人的火焰和冲击。虽然升腾的火光对于这个黑暗的世道而言,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星火,但……
终究有了些光亮。
“驾!”
混乱的蓉城,所有人都彻夜不眠。而在所有人注意力都被铁路公司的事情给牵扯过去的时候,一列马车却披着夜色,向着城外进发。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蓉城会成为一个泥潭,一个漩涡。
吴玄之虽然修的不是出世之道,但也不宜牵扯进去太多,否则“杀身劫”和“堕魔劫”难渡。
“唏律律。”
疾驰的马车猛地一顿,拉车的马儿躁动不安的打着响鼻。
沉沉的夜色里,朦胧的月色在云层中晕染出一道光辉。一层层的荡漾了出去,给大地带来些微弱的光芒。
一支吹吹打打的队伍在崎岖的道路上走着。
吹鼓手在前头走着,那呜咽的唢呐声,虽然吹着的是喜乐,却有些难言的诡异味道。
小脚媒婆的脸上涂着煞白的粉,两片染了血般的腮红,对称的堆在脸颊上,堆在那沟壑纵横的皱纹里。她的一只手里提着一个白色灯笼,上面贴着大大的“囍”字,而另一只手则牵着一匹小毛驴。
小毛驴上面坐着一个十三四岁左右的姑娘,怀中还抱着一只羽毛鲜亮的大公鸡。
“三爷,前头有人在结冥婚。”
白信贴着车厢,小声的说道。
这般场景,他早就见怪不怪了。那些早夭的富户人家的孩子,家里为了不让他们在下面孤单,要么找一个活人结冥婚,要么找一具尸体合葬结阴婚。
女孩低头啜泣着,眼泪把脸上的妆都哭花了。
她还什么都不懂,她不知道自己的父母为什么要将自己交给这些人,她也不知道自己将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
白信拉住了马儿的缰绳,一直等到迎亲的队伍过去,才重新启程出发。
马车疾驶了半夜,才终于在二更天的时候抵达了黄龙溪镇。
黄龙溪靠近赤水河,而赤水河又与府河交汇,眉山与成都的水运皆要从此地过去,所以此地非常繁华。
以前吴玄之也来过此地几回,但这一次,他却瞧着有些不太对。
沿着街道前行,一路走来,能看到十几户人家的门头上皆挂着白灯笼。
这是家里死了人。
家里死人很正常,但一下子出现这么多,要么此地出现大疫,要么是有兵匪作乱。
在寒风吹拂之下,空荡荡的街道上落叶滚动,两侧的白灯笼摇晃了起来,莫名的诡异。
“嗒嗒嗒。”
白信驾着车,虽然马儿已经放慢了脚步,但马蹄声踩在青石板上,依然发出了清脆的响声,远远的传了出去。偶尔有人从小门中探出脑袋来,但只看了一眼,便赶紧缩了缩脑袋。
“三爷,到了。”
马车停在了街道尽头的一户人家门口,门上挂着一个大大的牌匾,写着“乔府”二字。
一阵风吹来,乔家大院门头的白灯笼,也随风摇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