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皇上不是普通的少年郎
“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翊钧在高仪的搀扶下,来到了金銮殿,文武百官早已经等在那里。
在众人的簇拥之中,庞大的祭天队伍,浩浩荡荡的前往天坛封禅。
作为礼部尚的高仪一直跟随在朱翊钧的身边,他的心中充斥着震撼,他凝视着朱翊钧巧的身影,不敢再这位少年天子。
在前往金銮殿前,二人聊了大明律法,高仪万万没有想到,皇帝对大明律法的见解一针见血。
第一,大明律极刑太过残酷、腰斩,凌迟,剥皮,炮烙等,太过残酷。
这些极刑需要撤除
第二,锦衣卫之权跃居大明律之上,大明律当限制东厂锦衣卫之权
高仪上,最重要的大明律改革,就是限制东厂之权,因为刑部审理案件的时候,东厂经常插手其中,严重妨碍到了律法的公正与明察秋毫
除了这两点以外,皇上重申了集中皇权,削弱内阁,削弱东厂,大明的权利握在皇帝手中
高仪着坐在龙辇之上的少年,心中十分激动“大明朝等了百年,终于等到一代明君了”
首辅高拱与次辅张居正率领文武百官跟随,两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张居正想改革大明朝的疲敝政吏,重新丈量土地,清查税赋。
高拱则希望维持现状。
二人皆没有想过对大明朝的商业下手。
从朱元璋开始,农业便为国之根本,抑制商业行为,因为在朱元璋来,商人不事生产,不是国本。
若遍地商人,谁来种地
不出百年,国将不国。
所以,明朝的商人境地之分悲惨,国家商业管控极其严格,从未放开
朱翊钧已经决定了,他上台之后,先不动农业,因为士族根基太大,牵一发儿动全身,而且,动农业的影响微乎其微,要动就动商业
先改革商业,重修商税,开航互市,先让商人活起来再说。
解禁商业要比清查士族的土地田产,要容易很多。
朱翊钧不仅要解禁商业,还要增加商业税收,因为现在的商税项目太少了。
朱翊钧相信,即便自己增加一部分商税,商人也是十分高兴的,因为同解禁商业相比,增加一点商税,在他们来无关紧要。
文武百官跟随在朱翊钧的身后完成了封禅大典。
九声炮响之后,朱翊钧跪拜了天地。
当他再次站起时候,开始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慈宁宫,李太后将冯保唤到了面前。
这些年来,李太后能够在后宫之中独揽大权,并且能够影响朝堂,皆因为她的手中有冯保这张牌。
“太后。”冯保恭敬的站在太后的面前,此时,他已经开始同李太后保持距离了,因为他十分清楚,皇上不是可以糊弄的孩子
“冯保,你这几日都干什么去了,怎么神色如此慌乱”
“回太后,这几日我就在东厂处理公文。”
“东厂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调查吗”李太后开口问道,若是往常的身后,冯保早就对太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可是今日,冯保却站在那里,沉默不言。
李太后的脸上显露出几分疑惑。
“冯保,你怎么不说话了”
冯保恭敬的抱拳道“回太后,人掌管东厂,而且是陛下册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只听命于陛下的正四品朝廷要员。”
“所以,请太后恕罪,东厂内的事务,我无法向您汇报。”
冯保前所未有的拒绝了李太后,这放在往常是李太后难以想象的时候,因为皇帝尚未登基的时候,冯保和李太后是同一战线,共进退。
可是现在,冯保却直接告诉李太后,他是皇上的掌印太监,是四品官员,这是什么意思
这意思就是说,从今往后,冯保只听命皇帝一人,只做皇帝的耳目与爪牙。
李太后坐在凤榻上,静静地着站在面前的冯保,她的心中如同掀起了风暴。
皇上什么时候把冯保收服了
不显山不漏水的便将东厂攥在了手中,一瞬间便掐断了李太后的耳目,即便现在李太后想要参政,也无路可走。
如此来,我还是了我的儿子啊。
如此来,这个家伙天生就是做帝王的料子。
李太后叹了一口气。
“我只是随口一问而已,从今以后,你要好好的协助皇上啊,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娃娃了”
李太后说完这话之后,冯保显露着一副了然的神情。
他怎么会不知道皇上的厉害,前几天,皇帝就给自己立威了,并把自己的痛处牢牢的捏在手中。
“回太后,以后我会少来慈宁宫了,我需要在东厂兢兢业业的处理公文,即便在皇城也,也是侍奉在乾清宫。”
冯保说完此话之后,李太后如何不知道冯保的意思
从今往后,冯保不会再踏入慈宁宫半步,因为他掌管东厂,位高权重,若是和太后走得太近,容易遭到皇帝陛下的猜疑。
若是被那位皇上猜忌,自己怕是要万劫不复。
冯保退出了慈宁宫后,李太后突然心情舒畅了。
其实,她这次召冯保来,也是想告诉他,从今往后不要来慈宁宫了,因为皇帝的眼神太吓人。
帝王家最是无情,若是被皇上记恨,即便自己是母后,恐怕也
李太后不愿意想下去。
因为她知道,他已经成为了这个大明帝国的君主,不再是一个普通少年郎。
只是她有些无法适应成为了皇帝之后的朱翊钧
<b<b<b<b
<b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