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全球首富,不值一提
第468章全球首富,不值一提
今世在方杰这只蝴蝶的影响下,纯电动力新能源汽车的上市时间,比前世晚了3年多时间,但相关技术,却比前世同期领先了五年时间,甚至不止。
比如在续航里程上,沸腾汽车6.0一上来就直接达到了400公里,达到了前世2018年同期水平,很大程度缓解了车主们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
新能源汽车最核心部件或者说核心技术,其实就是动力电池,也是其最贵的部件,制造成本差不多等于整车其他部件加起来的总造价。
沸腾汽车6.0目前所使用的动力电池,有两种,或者说两个不同的研发方向,分别是三元锂电池和碳酸铁锂电池。
之所以这么做,当然是方杰先知先觉坚持的结果。
三元锂电池和碳酸铁锂电池各有优缺点,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未来性能提升的研发空间更大,也相对耐低温,适合北方环境天气,但成本较高,电压低,充电速度相对较慢。
碳酸铁锂电池的优缺点则差不多是反过来的,且能量密度有较大的差距,同样的续航里程需要更多的电池包,也就是会增加重量,提高功耗和成本。
所以严格来说两者成本差不多,只是销售到天气相对寒冷的北方市场的沸腾汽车,用的是三元锂电池,而南方则用的是碳酸铁锂电池。
但不论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碳酸铁锂电池,在方杰的新能源汽车计划中,也都只是过度替代品,沸腾汽车联合比亚迪电池,还在秘密研发更先进的石墨烯电池技术,相当于是在三个研发方向上齐头并进,三条腿走路。
石墨烯电池的优势是续航能力强,轻便,充电速度极快,充电不到1分钟就能满电满续航,且散热性好,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高,电池使用寿命更长,缺点就是成本高得离谱。
不过,如果方杰现在就让沸腾汽车给自己造一辆石墨烯电池为动力电池的座驾,自然还是没问题的,不就是差不多2000RMB/克的电池成本么,没啥,砸几个亿下去就有了。
当然,方杰对座驾的态度一向都是实用主义,花几个亿砸个大玩具出来装逼这事,他可没兴趣,何况他现在很穷,也舍不得这么任性。
“穷”这个字,用在方杰的身上,在别人看来简直就是矫情,但事实确实如此。
自打决定产业布局重点从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方杰这三年来手中就从来没阔绰过,目前沸腾集团旗下几个实体产业,账面上全都是保本或亏损的,根本就没带来什么利润。
比如沸腾超算,基础投资就砸入了数百亿重金,一直入不敷出不说,还欠了银行一大笔贷款。
再就是光伏产业沸腾能源,也只是起死回生不久,刚刚站稳脚跟,虽然没亏,但也没赚,而且这是因为有国家补贴在撑着,否则其实也是处在亏损状态。
沸腾汽车也没挣钱,因为其采用的是租售模式,成本回收时间拉的很长,至少要5年时间,否则也不会一直限量生产。
而且方杰偏偏要搞三条腿走路,三种动力电池的研发工作同时进行,沸腾汽车在科研上烧的钱就是正常的三倍,此前这些年回收的资金,又全都投了进去,一分不剩。
沸腾科技相对好一点,小灵通、华为手机、沸腾云电脑等各类电子产品销量还不错,每年能给沸腾科技带来上百亿利润,但这些钱还没捂热,同样也全部砸到了科技研发上。
尤其是沸腾科技自建立以来的核心项目,重中之重的诸多芯片研发项目,全都是吞金兽,别说从沸腾科技提款了,方杰恨不得继续砸钱进去,进一步加速这方面的科研进度。
若不是如此,超算中心里的那些芯片也不可能全部由国产芯片替代,且一直在不断地升级换代,降低功耗成本。
而且要知道,一辆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里面的其他元件不提,光是各种芯片,数量就高达2000多枚,没有沸腾科技的芯片产能和芯片技术支撑,哪怕动力电池技术成熟,沸腾汽车6.0也不可能这么快以较低的生产成本面世。
所以科研虽然烧钱,但却是产业发展的根本,这一块不光不能省,还得进一步加大投入。
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芯片工艺已经可以做到28nm,只比时下国际顶尖的英特尔22nm芯片工艺略逊一筹,若是前世,这方面国内还是空白,这便是方杰这些年不计成本地投入带来的最大回报。
相信再这么头铁地坚持砸钱下去的话,5年后,国内半导体产业和技术这一块不说领先全球,至少能达到同步领先水平,再也不会像前世那样一直被卡脖子。
正是因为实体产业耗资巨大,科研投入也居高不下,方杰每年还得从很赚钱的游戏、文娱、电子商务等虚拟经济产业抽调资金贴补救济,这手中自然就没多少闲钱。
但话又说回来,若论纸面上的资产,2013年最新出炉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方杰以1730亿美元的财富值,荣登全球首富!
排名第二的比尔盖茨,财富值仅为870亿美元,第一名与第二名的财富差距高达两倍有余。
之所以出现如此诡异的情况,主要是去年《方舟》在国际资本的拱火下,月活跃玩家数量又翻了一倍,而方舟国际旗下诸多子公司,在这些国际资本的操作下,也纷纷借机在纳斯达克上市,在二级市场狠狠地炒作了一番。
其次是沸腾集团旗下,除沸腾游戏以外的子公司,如沸腾数码、沸腾出行、沸腾能源、沸腾娱乐、沸腾网吧等诸多子公司,在2011-2013年期间,也如下饺子似地完成了IPO计划。
当老板当到方杰这份上,很多事情已经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甚至问都懒得问,这些子公司的上市过程,他除了在相关法律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基本上就没露面,都是各公司核心管理层自己捣鼓推动的。
旗下这么多公司接连上市,而方杰又是这些公司的大股东甚至绝对控股人,这纸面上的身价自然就暴涨上去了。
方杰荣登全球首富之事,国内外媒体争相大肆报道,尤其是国内媒体,真真是觉得与有荣焉,华国居然能出一个全球首富,太给家乡人民长脸了。
然而这么大的事情,在方杰看来本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值一提,因此也没感受到什么成就感。
而且这些毕竟都是纸面上的财富,美元这玩意儿,人家美联储要印多少就有多少,如果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串虚拟数据或废纸,而且贬值速度与美联储银印钞速度成正比。
所以在被公布为全球首富的当天,穷得叮当响的方杰就启动了“卖卖卖”计划,借着刚刚成为全球首富的声势,到处找接盘侠,将手中诸多无关紧要的股份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撒向了二级市场和投资机构。
这种做法很像当初的比尔盖茨,说是退休养老才廉价变卖微软股份,其实可能只是为了套现走人。
所谓的廉价变卖股份,再怎么廉价,对变卖股份的方杰来说,也是大赚特赚,毕竟理论上每股单位实际价值仅1元,而股价在二级市场股市里,往往会炒到几十甚至上百元,哪怕打五折卖出去,那也是十几倍几十倍地赚。
以方杰超强的记忆力,他也记不住自己在各家子公司里的股份具体有多少,反正不少就是了,这些股份当然不可能全都卖出去,毕竟还是要保留一定话语权和控股权的。
也不可能一下子都卖掉,否则没谁能接得住,而且极有可能引发一场全球性的股灾。
所以方杰的做法就是找了个资管团队专门处理这些事情,有机会的话,把握好度,在不会过分刺激二级市场的前提下,细水长流,一点点地减仓。
而这些逐步套现的资金,全部被方杰投入到了实体产业中。
比如第一笔上百亿套现资金,就几乎全砸给了沸腾汽车。
沸腾汽车是以租赁模式进行销售的,且每年换新,使其投资成本回收时间很长,以前是限制产量来控制成本,逐步实现收支平衡。
如今既然新能源汽车上市了,按照计划要大规模量产,将国内传统造车行业一击毙命,那么前期垫付的成本资金就是个天文数字。
这个成本,可不仅仅只是造车的人工、材料、设备成本,还包括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产业设施的建设成本。
比如光卖新能源汽车还不行,还得有遍布全国的充电站、充电桩给车辆充电,如果没有这些配套设施,新能源汽车就是一堆废铁。
尽管国家层面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还拿出了千亿资金补贴,可具体落实下去看到成果还尚需时日,家长只是负责搭梯子,具体活儿还得子女们自己亲自动手才行。
于是在沸腾汽车6.0上市前两个月,在国内四大音乐综艺斗得正欢之时,一家名为「沸腾充电」的互联网平台公司悄然成立了。
「沸腾充电」,顾名思义,就是专门运营充电站的平台公司,虽是一家互联网平台,但其实也包含了实体产业,规模可不小。
公司股东不仅包括沸腾集团旗下沸腾能源、沸腾科技、沸腾汽车、沸腾出行等几家关联子公司,还包含了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企。
沸腾能源负责能源供电,国家电网负责电网建设、沸腾科技和沸腾汽车负责充电桩等硬件设备和技术支持、沸腾出行负责平台建设和推广、中石油和中石化负责提供运营场所。
这其中属于方杰的骚操作就是,把中石油、中石化给拉上了新能源产业战车。
前世的新能源充电站,要么是私营的,要么是国家电网的,跟中石油、中石化毫无关系。
这其实也正常,作为传统能源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中石油和中石化肯定是对新能源产业不待见的,加油的车少了,充电的车多了,那这两家企业还赚什么钱,令人羡慕的企业员工福利还哪有钱发放?
如果以后大街上全都是新能源汽车了,那卖油的企业还不得喝西北风,这就是从根子上断人财路,到时候恐怕只能靠化工和军工产业续命。
但新能源战略是国家战略,新能源迟早有一天会取代化石能源,如果油企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考虑转型或产业升级。
本来作为两大超级国企,体量太大了,各种关系利益牵扯下,想要转弯甚至倒车,一下子根本转不过来。
但好在如今方杰顶着个全球首富的名头,是个有一定社会能量的人,全国上下都会给他点面子,高层们一直以来也十分信任他的战略眼光,在他的极力斡旋下,中石油和中石化最终被说服,决定登上新能源产业战车,尝试做一些改变。
改变并不大,无非就是让全国每家加油站网点,想办法腾出一小块地方设立新能源充电站,每个充电站设置4-8台充电桩,由沸腾充电负责建设和运营。
也就是说,中石油中石化以地皮入股沸腾充电,不需要掏一分钱,相关充电站建设费用也是由沸腾充电承担,充电站投入运营后,中石油中石化既可以继续卖油赚钱,也可以拿卖电的分红,无论未来能源产业如何变化,两家油企业都是旱涝保收。
退一万步讲,即便沸腾充电亏损倒闭了,大不了散伙,地皮物归原主,中石油和中石化不会有任何经济损失。
如此毫无风险且优厚的入伙条件,哪怕两家油企对新能源产业有些抵触,也实在是无话可说,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别看条件给的这么好,两家油企完全就是不劳而获坐等数钱,实际上,方杰这边的好处更大。
最大的好处就是遍布全国的加油站网点。
这些网点都是实实在在的地产,节省了一大笔购买地皮的资金,说是中石化中石油以地皮入股,倒不如说是方杰空手套白狼。
其次这些网点的地段都很好,几乎全都设立在交通要道之处,方便车主休息停靠和加油充电。
尤其是高速公路服务区,一般人或是民营企业,想要在里面搞块地皮做生意,那可不是有钱就一定能办到的,但是有服务区的地方,就一定有加油站,那么以后有加油站的地方,就一定有充电站,少了很多节外生枝的麻烦。
根据前世的情况看,车主们对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焦虑是续航,其次是充电是否方便,但这两个焦虑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一种。
如果有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网点作为充电网点,自然就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站,反正以前加油就是去加油站,现在充电也去加油站,熟门熟路,而充电方便了,续航也就不存在问题了。
还有个好处就是,依托现成的网点进行充电站网点的铺设,效率极高,极为方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充电站网点的建设。
要是自己买地建设充电站,不说工程建设了,只说光是买地,整个流程手续办下来,都要耽搁不少时间,万一遇到不讲理的、贪得无厌的,说不定还要扯皮,惹出不少是非。
如今中石油、中石化这两家超级国企参与进来,所有这些问题全都迎刃而解,其节省的资金、时间和无形的成本,难以估量,所以许些好处给这两家油企,也是应有之意,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嘛。
也正是因为如此,加上基建狂魔们也十分给力,自沸腾充电成立后短短不到3个月时间里,就基本上完成了全国性的充电桩网点铺设任务。
时至2013年8月底,全国所有高速服务区都建立了充电站,所有县级和县级以上城市的加油站网点,80%都配备了充电站,每个充电站拥有4-8台双用充电桩,可停靠8-16辆新能源汽车同时进行充电。
当然,一下子搞了这么多充电站、充电站和基建,哪怕不用花钱买地皮,光靠那区区一百多亿套现资金根本不够,最后还是国家层面拿出了200多亿资金进行了补贴,然后方杰又卖老脸拖欠了一部分工程款,才勉强应付过去。
尽管两百多亿国家补贴不用偿还,可造车的钱又不够用了,无奈之下方杰只好找银行贷款。
这次银行十分豪气,各家银行齐上阵,一共给沸腾汽车批了整整500亿的短期贷款额度!
银行之所以敢这么豪气,是因为沸腾汽车获批了一笔100亿的国家补贴和一笔50亿的江城地方财政补贴。
在相关政策下,沸腾汽车每生产销售一辆新能源汽车,就会获得2万元国家补贴和1万元地方财政补贴,而第一批次的沸腾汽车数量高达50万台,于是就有机会拿到150亿的补贴。
尽管这些补贴发放下来还需要等这批汽车都卖出去,并且走完相关手续流程才行,但在银行眼里,这就是兔子,可以撒鹰了,完全可以搞个短平快的贷款业务小赚一笔。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沸腾汽车这次显然是要大干一场,产量和销量绝不仅仅只是50万台汽车,这笔钱只是第一期补贴罢了,后续起码还有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补贴在那招手,根本不用担心沸腾汽车的偿还能力。
当然,国家也不是什么冤大头,今年是一辆车给2万新能源补贴,明年可能就会下降到1.5万,后年1万,直至取消补贴。
地方政府江城这边之所以也下了血本,理由自然不必过多解释,每年沸腾集团给江城带来的税收何止百亿,拿出点钱回哺企业,既响应了国家政策号召,政治正确,又可以帮扶企业做大,将来带来更多的税收。
有了国家、地方政府和银行的力挺支持,有了中石油、中石化提供的基础网点,有沸腾科技等众多兄弟公司提供的软硬件设备支持,蛰伏了多年,本只是在出行市场里所有建树的沸腾汽车,现在可谓是如虎添翼,要技术有技术,要产品有产品,要钱有钱,要政策有政策。
既然万事俱备,东风也刮起来了,自然不可能只局限于出行市场。
2013年8月18日,一个数字吉利的日子,沸腾汽车6.0正式对外销售,并且宣布不再限制产量。
结果不到三天的时间,50万台纯电动力新能源沸腾汽车便销售一空,于是产能没跟上的沸腾汽车可耻地跳票了,对外表示由于销量火爆,供不应求,不得不将销售方式改为全款订购。
这一幕别说车主们和造车业界了,就连方杰和沸腾集团上下,也都觉得不可思议。
事后一调查,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第一批50万台沸腾汽车大部分是被沸腾出行给打包买走了,剩下的一小部分,则是被一些手快的网约车、出租车司机们给抢走了。
更奇葩的是,当沸腾汽车宣布库存告罄后,接下来的半个月,国内交通事故率大幅攀升,经交通部门调查后发现,这是不少沸腾汽车的老车主,故意人为地制造的许多小事故,为的就是缴纳一笔换新费,名正言顺地去沸腾汽车换6.0新车。
方杰为此还不得不亲自出来道歉,表示自己考虑不周,实在没有想到卖汽车居然还能卖出公共交通安全问题出来,同时也表示,沸腾汽车将会进一步扩大产能,恳请车主们稍安勿躁,不要再瞎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