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胡同大院
恢复高考这届,首都大多数高校都是春季二月底集中报到。
时间比较充足,林清雅先回枣林街安置好,再去学校报到。
周霁川提前借用了军校的一辆军用嘎斯车过来拉行李,苏联产的大卡车,在道路上也比较常见。
一家人把行李都放进车斗,又先坐上车,往枣林街行驶而去。
北方的冬天,天空一片清冷的白,路边休眠的树木光秃秃的,拓成一幅幅单调的素描画,给人苍凉孤寂的感觉。
从繁华热闹的大街驶向安静古朴的外城街道,聚集着一片片整齐排列的砖房。
驶进胡同小巷,多见青灰色的墙砖,灰色的墙砖,亦或是碎石片砌成的泥土房,全国各地都这建筑风格。
这白天里,寒风呼啸的,街道上也没多少行人,倒是随处可见送煤工和环卫工骑着三轮车驶过。
军用卡车驾驶速度快,路上也几乎没车辆,很快就到了目的地。不过胡同里巷道狭窄,不适合开进去,就在枣林街附近路口停车。
司机师傅身穿部队绿军装,热情地搭把手,先和周霁川把行李卸下来,就笑着打个招呼,驱车离开了。
周霁川又叫两个路边的三轮车,把行李放上去,一路跟车驶进巷道,停在一座红漆木门的老院子门口。
林清雅看着眼前的院子,内心搬进新家的激动油然而生,一株大枣树的枝干从院墙冒了出来,到秋天肯定结满了红通通的甜枣,迫不及待想走进去看。
周围的环境也好,街坊邻里都是独栋院子,关门锁舍,红墙稍显气派,水泥路面因为环卫工人的清扫,干净又整洁。
周秀云第一次来首都,好奇地打量周遭,又笑了笑说:“刚路上看到的土坯房,和我们农村瓦房差不多,这胡同的红墙院子倒是气派。”
林清雅轻笑,如今首都郊外还有村庄,大片的玉米地,街道上也是泥面土坯房,和农村没什么两样。
他们这是外城,属于宣武区枣林街,因枣林得名,附近有崇效胡同,白纸坊,还有牛街小吃街,距离首都师范学院特别近,周霁川才选了这个地儿。
青灰石砖墙壁的老院子,屋檐斗拱,琉璃瓦当,门口垫了石头台阶,挂着蓝色的搪瓷门牌,写着枣林街18号。
周霁川给三轮车师傅付了钱,又掏出钥匙赶紧过来开门,这门上还老式铁锁,推开红漆门,把钥匙递给林清雅,轻拍了下她的后背。
“你和妈先进去看看,我去拿行李。”
林清雅点头,又和周秀云先抱着孩子绕过照壁往里走。
院子里不知多久没住人,地上规整的石头缝里长出了杂草,看着还挺宽敞,大枣树也没遮挡阳光,水龙头安置在院子里,正房,东厢房,西厢房,厨房都完好无损的。
这个租金交的值当,红墙灰砖琉璃瓦,跟故宫里面的房屋建筑一样风格,特别是红墙,看着喜庆。
林清雅很满意,又打开正房的锁,门口正对着会客厅,摆了一张大圆桌,两边是隔间,毡毛门帘掩着,都砌了土炕,墙边摆着常见的家具柜,还有一个北方必不可少的火炉子。
屋子里陈设挺齐全,暂时不用置办家具,就是这天儿霜冷霜冷的,又使唤男人去街上的煤铺子,叫伙计拉一车煤块和柴禾回来。
煤块拉回来,把火炉子引燃,房间也一下子热起来。
三人又接着打扫房间的卫生,把床褥铺上,杂草锄了,尤其是厨房的卫生,灶台案板都要清洗,清洗完把锅碗瓢盆都摆进橱柜里。
林清雅又把家里带的窗花剪纸,沾上浆糊贴在门窗上,又在屋檐下挂起了一个个红灯笼,整个空荡荡的院子,一下子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忙碌了一天,也该做晚饭了。一家人都累了,简单煮碗面条吃了,就先洗漱歇息了。
周霁川落锁进屋,又过去给周秀云招呼一声,“妈,明天我带你去一趟菜市口,买菜就在附近。”
“妈晓得了,你们早点休息。”
周霁川掀开门帘进来,林清雅换上碎花小棉衣,露出一截雪白腰线,正盘腿坐在暖烘烘的炕上,趴着小方桌挑灯夜读。
寂静的夜里,煤油灯偶尔爆出灯花,发出噼啪的声响,还有钢笔划过纸张的唰唰声,和宝宝绵软的呼吸声。
周霁川坐到炕上,把宝宝盖严实,又从身后环住了她,贴着她的脸颊,温柔磁性的嗓音轻声低语:“第一天就这么用功?”
林清雅今天在车站听到有同志在那奋发图强,说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全国4%的录取率,一定要戒掉电影电视剧,不浪费这四年的光阴,努力学习知识,为了建设祖国而奋斗,心底那股子青春激情也熊熊燃烧,愈演愈烈。
男人的脸颊贴过来,热气呼在她的耳畔,林清雅一下子耳朵痒了,心也酥了,没忍住转过头亲了亲他,又克制地移开,奶凶奶凶地推他:“周霁川同志,我在做我的大学规划,你别打扰我。”
周霁川鼻腔溢出哼笑,看了眼房间,伸手把窗户关上,留了缝隙,又坐到她身后,贴了过来,跟她商量。
“我去办理走读,晚上回来住。你报到那天,也去办理个走读证,听见了么?”
办理走读,那不是每天晚上都要一起,她这小身板受得住?
林清雅有点心慌,腿都软了,又理不直气也壮地挺起腰杆,抑扬顿挫地开始演讲。
“周霁川同志,你看我的同学们考上大学,发誓这四年要戒电影,戒电视,这是多么伟大,多么正能量的学习榜样,为了理想而奋斗,当属我辈楷模。所以,我也要戒,我要戒色……今后你自个儿睡。”
周霁川闻言,顿时傻眼了,垮起一张脸,表情还有点委屈,眼神幽幽地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