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五十六 革命不是气氛友好的请客吃饭
一开始对于学生们的辩论,张栻是不打算介入进去的。
他觉得学生们可以自由辩论,可以自由讨论,因为真理是不怕辩论的。
那些秉持着旧思想的学生们终究会发现自己是错误的,终究会意识到异变的儒学不能指导他们进入大同社会,他们终究会投入真理的怀抱之中。
然而他低估了一些顽固分子被屁股所影响的大脑的顽固程度,以至于没有在全武行和书院分裂之前站出来, 最后引发了那场斗殴,以及书院学生之间的分裂。
斗殴之后,书院的学生们分成了亲明派和反明派两个泾渭分明的派系,互相看不顺眼,多次发生口角和小规模斗殴。
若非张栻及时介入其中,严厉禁止斗殴,之后书院里也还是会发生很多次的大型物理交流。
事实上,事情到了这个阶段,能接受洪武政论的学生们基本上都已经站在了亲明派这边,剩下的,都是不可教化的顽固死硬分子。
他们心里都十分清楚儒教的虚伪和肮脏,知道他们根本不可能实现什么大同社会,但是他们很享受现在的享有的特权,很享受现在的地位,所以不可能接受明国的斗争理念,不可能先把自己的命给革了。
斗争形势已经发生了转变。
而张栻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直到官府来人之后,张栻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几个顽固学生的家长有些官面上的关系,对于儿子多次被打很是不满,于是商量了一下,将事情捅到了官府那里,还添油加醋说了一通什么书院里有明国细作什么的,引起了官府的注意。
官府进入书院调查, 并且带走了几个身为复兴会员的学生,要对他们进行审问。
这件事情极大的触动了张栻,张栻立刻发动自己的人脉关系,求爷爷告奶奶,总算将几個学生捞了出来——虽然他们已经遭到了一顿痛打, 不过并未吐露任何消息给官府的人知道。
官府中张栻的友人就告诉张栻,这件事情虽然暂时可以揭过去,但是官府已经开始对书院上心了。
这种事情他们不希望再看到,更不希望看到心向明国的人出现,必须要把这件事情处理好。
教导也好,训斥也好,开除学生也好,总而言之,书院里不能出现明国的拥趸。
否则下一次就不会那么简单过关了。
在荆湖南路复兴会分部内部会议上,张栻对这件事情做了自我检讨,说他低估了顽固分子的思想顽固性,错误估计了形势,以为靠着辩论和影响是可以带来持续性的良性转变的。
但是就算是年轻人,也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思想,为了利益,有些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双方之间的矛盾显然已经公开化,站队也已经完成,不复有调和的可能性了。
现在官府甚至都介入了进来,这明显意味着斗争形势的转变。
苏长生在之后的发言很有代表性,深深触动了荆湖南路复兴会分部里那些年轻会员们的内心。
谷瞑
“如果一切都可以用辩论的方式去解决, 那么世界上还会有战争吗?大明需要用战争的形式暴力推翻金国政权而建立新的国家吗?直接和金国皇帝展开辩论,告诉他他是邪恶的,我们是正义的,他就直接退位了。
可是世上有这样的好事吗?不可能的,主席同志多次说过,革命不是气氛友好的请客吃饭,建设大同社会也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协商,是需要通过流血斗争才能实现的。
旧有的既得利益者绝对不会轻易放弃他们的既得利益,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句话就充分体现出了人对利益是如何的看重,如诸位一般的人终究是少数,在整个南宋的读书人群体中,不会占据多数。
所以我们必须要认清楚一个现实,辩论和宣讲不可能真正改变局面,真正能改变局面的,能够一锤定音的,永远是斗争,是流血的斗争,是坚决而又果断的流血斗争!”
这次会议给了张栻一个十分深刻的教训,让张栻明白了不少事情,而正当他打算继续做点什么事情的时候,官府那边的友人却又突然给他传递了一个消息。
那些被打学子的家里持续闹事,不断给官府施加压力,想要把事情搞大,让书院里那些支持洪武政论的学生都滚出书院,官府对此感到很是为难,想听一听张栻的意见。
张栻立刻意识到事情不简单,连忙和友人接洽,这才得知原来有些家伙对张栻把事情压下去的行为很不满意,把事情捅到了临安,临安那边有张浚的政敌打算通过这件事情作为攻击张浚的武器。
作为临安政治斗争的延续,张栻和岳麓书院的学子们很有可能成为这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张栻很惊讶,将这件事情告知了荆湖分部,荆湖分部紧急开会商讨之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政治斗争他们不关心,但是张栻和书院中的同志们必须要保护好。
荆湖复兴会分部建议张栻亲自上阵批判洪武政论,批评身为会员们的学生是糊涂蛋,严厉惩罚他们,并且开除几个领头的作出表态。
然后张栻可以利用自己的声望召开批判大会,将事情闹大,一转攻势,让自己成为封建理论的卫道士,以此提高自己的声望,巩固自己的地位,进而更好的保护书院里的同志们。
经过一番苦心经营之后,张栻成功将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包装为南宋的思想阵地,保护了身为复兴会员的学子们,使得南宋官方对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的猜忌消失。
这场危机算是解除了。
但是就在这次危机前后,张浚被杀了。
就算没有张栻和岳麓书院作为武器,讨伐江南西路之战的失败也使得张浚没能挺过这一轮政治进攻,作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张浚甚至没能捞到流放的待遇。
张栻和张杓两兄弟面对父亲的死,先是懵逼,之后是痛哭流涕,再往后便是咬牙切齿的痛恨临安朝廷,痛恨那些奸佞,进而对赵昚也产生了浓重的恨意。
根据主要在临安活动的苏长生为他们送来的消息,他们得知张浚原本并不需要死,虽然他犯有罪过,但是绝不置于被判处死刑,之所以被杀死,是因为朝廷内部激烈的政治斗争导致的。
主和派想要取代主战派获得政权,所以一力推动弹劾张浚的事情,原先张浚只是需要被判处流放,结果愣是被折腾成了死刑。
甚至于张栻和张杓等几人本来也要被处以连坐之法,一起流放雷州,遇赦不还,只是因为部分官员看不下去这种事情,激烈反对,赵昚于是将这个处置更改,只处罚张浚一人,不祸及家人。
尽管如此,张栻对南宋的态度还是急转直下。
一直到明军全面南下、长沙被明军占领之后,张栻决定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