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龙驭宾天
好景不长。
年后不久,鞑靼部首领阿鲁台率军进犯大同、开平等地。圣上遂调集山西、山东等5都司之兵于京师、宣府两地待命。
圣上如今六十有五,又久病风痹,却仍旧力排众议,坚持深入人烟稀少的荒漠,讨伐鞑靼部。
四月,圣上再命太子监国,杨士奇辅佐。大学士杨荣、金幼孜随军,殿下也在其列。
殿下走后不久,我便临盆。
生产那时,他正在军中,杳无音信。母妃得知这一胎又是女子,大感失望。虽吩咐的侍应照常,可我能感觉到,到底依旧是无人在意。
我无法用言语形容我此时的心境。
我十五岁大婚为侧室,到如今才盼来第一个女儿。我竟没有想到,我见到她是如此欢喜,如此感动。也许所有人都很失望,可唯独我,是殷切期盼她的到来。
“殿下,你究竟才何时回来”
六月,早晨问安母妃时听闻最后一封战报,王军进至答兰纳木儿河,追击三百里不见阿鲁台部,遂下令班师。
盼了一个多月仍旧不见踪影。
有日傍晚我带着孩子同母妃进食,瞧见母妃身旁多了几个新来的祗应人,顿时心中生出不详之感。
母妃面色沉重,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眼神有意无意落在那几个祗应人身上。
我随之看过去,目光凝结。
其中一人身上挂着殿下临走前我从寺中求来的平安福,他正低着头端着母妃洗手的水盆,不时侧目看我。
我认识他,他是北镇抚司的人。
我微微颤动双唇,火速将目光撤回,眼眶的湿润却再也抑制不住。
“怎么了?”母妃有些心虚,压低声音问道。
我摇摇头,告罪退下。
“苓珠,叫他们下去,你也出去。”
她正欲上前询问,我只吼道:“什么都别问,快出去。”
在母妃宫里见到殿下的身边人,只有一个可能。
殿下回来了。
我独自守在门口。直到未时,才有几声轻微的敲门声。
我一开门,他正一身黑衣蒙面站在门前。我忙把他拉进屋,惊恐地关上门。
“殿下你怎么”
他突然栽倒在我肩上,埋首于我脖颈。我以为他疲惫晕倒,准备将他扶起。
“我好想你”他声音中带着哭腔。
我大惊,轻轻来回抚摸他的背。
“我也想你。出什么事了?”
“我好想你。”
我突然只感觉肩头一阵湿润,顿时不想再问。
我叹了叹气:“回来就好。”
许久,他起身,脸上尽是疲惫与泪痕。
他正色道:“明日便会宣读遗诏,命父王即位。”
“即即位”我大惊失色,连忙看向门外。
“出征之后,我们对各个山谷、狭道反复搜索,一直都未找到阿鲁台军。皇爷爷身体一直不好,担心再深入敌军腹地会出什么意外,便下令班师了。结果回京途中,他就一病不起,宣英国公受遗命,第二日便走了。我返京之前,杨荣命人将锡器熔铸成棺椁,只等京中安排妥当再发丧。”
殿下压低声音解释此事原委,我点点头。
“那明日?”
“明日宣读遗旨之后,我亲自去开平迎梓宫。”
殿下自小在圣上身边长大,与圣上亲近胜过太子。我虽心疼他疲于奔波,却也不敢劝他休息。
“汉王密探遍布朝野军中,这几日没有知会你,也是为安全考虑。”
“我懂的。我不会跟任何人说的。”
他欣然点头。
踌躇半晌,他问道:“孩子呢?”
“哦,她睡得早,我让她们带下去睡了。殿下要见,我吩咐苓珠抱过来。”
他随即拦住我:“不见了。左右明日也能见到。”
我有些忧虑,圣上在行军途中驾崩,汉王、赵王那儿恐怕很难说得清楚。
他似乎看出了我的担忧。
“你信我吗?”
我点点头:“先帝崩逝,储君继位,天经地义。”
他嘴角上扬,凑近我耳边。
“放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