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以夷制夷的阴谋
利用清军的暴戾残苛,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利用土地**和宽仁政策的感召,朱永兴在滇省掀起了抗清的波澜。.一步一步,煽惑、动员起滇省的大部分土司,以及多半的百姓和民众,与清军抗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算是一种人民战争吧!
“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满洲八旗能以十几万兵马横扫天下,一是寡廉鲜耻的**太多,二是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只有坚决地广泛地发动全体民众,方能在战争的一切需要上给以无穷无尽的供给”………
朱永兴的理论已经是讲武堂的必修教材,并且正在付诸于实践。把清军的烧杀抢掠在民众中广为宣传,再进行广泛的热烈的政治动员,以解决兵源、财源等问题,再以宽仁的政策和完善的抚恤措施,使民众和兵丁无后顾之忧。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朱永兴孟子的理论深以为然,民有恒产,进有恒心,君主保民而王。
打土豪、分田地,朱永兴不会采取这样激进的办法,但可以变通,学其精髓。用降赋减税,以及对外扩张,使广大民众得到土也,生活上得到保障。为了保卫既得利益,争取优惠条件,民众便会积极参军,努力发展生产。方法不必一样,只要达到差不多的效果。
在这个时代,率先垂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象朱永兴这种身份,号召力和影响力更大。当世子妃带着侍女把做好的“拥军鞋”保质保量交付有司后,在一片赞颂声中,不管是官僚阶层,还是普通民众,所有的非议和抗拒便烟消云散。份额不仅每每超出,而且再没有粗制滥造、瞎对付的事情发生。
宣传队又在朱永兴的授意下,赶排了“带信的拥军鞋”、“拥军奇缘”等小剧目,巡回演出,更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老百姓虽然没有文化,讲不出文人口中的大义,但更显朴实,谁好谁坏,也自有判断,不可欺也。朱永兴感慨之余,也对自己的政策措施更有信心。
以外补内,作为最见效的手段,朱永兴一直没有放弃。尽管明军要与清军相持,抽不出太多的兵力,但对土地充满渴望的大有人在。安南都统使司府便是很多好战分子的会聚之所,一大堆安南都统使尝到了夺地的甜头,侵略扩张的念头极盛。
对此,朱永兴是乐见其成的。在他的支持和授意下,安南都统使司府建立了一支数量达到一万五千人的军队,被朱永兴赐名“荡逆军”。猛山克族、猛猛族、刀氏、龙氏、那氏,以及新加入的滇省土司侬氏、沈氏、王氏等,都输兵出饷、采购军器,并从明军部队聘请了教官,磨刀霍霍。朱永兴暂时制止了他们继续压迫安南郑氏的企图,积极开展外交手段,约暹罗、安南郑氏共同进兵南掌王国,侵夺其土地。
南掌王国,又称澜沧王国,是老挝王国的前身。因为常年处于周围国家的战争之中,遭到过暹罗、缅甸、安南郑氏的侵略,连曰本也曾对南掌提出过朝贡的要求,可见国家衰弱到何种程度。
虽然南掌衰弱,但朱永兴还是本着慢慢蚕食,本着以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利益的出发点,准备联合进兵南掌。一来可以减少进攻的阻力;二来可以分散安南郑氏的兵力;第三,则可以不动用明军主力便能实现扩张的目的。
三家合击南掌,则缅甸必然来混水摸鱼,分一杯羹。朱永兴对这个远期的敌人,一直腾不出手来收拾,把缅甸拉进来,曰后也是一个开战的理由。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缅甸、安南郑氏都将因为贪婪,陷进朱永兴编织的陷阱之中。而这段外交斡旋的时间,正好能让“荡逆军”加强训练、补充装备、提高战力。
上驷对中驷,中驷对下驷,把人员的效率充分发挥,这是朱永兴的总体战略。清军最强,自然由明军来对付;南掌次之,可由“荡逆军”攻之;真腊嘛,与南掌差不多,有明军担任主打,又有靖安军维持治安,可保无虞。
对付清军则又拖又打又牵,滇省主要是拖,广西则采取攻势,又有水师牵制广东增援。整个西南抗清形势便是如此,虽然在滇省,明军已经占有兵力优势,但人力转换为战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实战。
在朱永兴想来,吴三桂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有了保存实力的心思,便不必非逼得老**来拼命。他已经把重点打击的目标定在了滇省的满洲八旗身上,只要满洲兵势衰力弱,吴三桂便更不会冒着赔上自己老本的风险,卖力死战。
所以,朱永兴暂时把晋王李定国留在了滇西,以期对楚雄构成更大的威胁,并寄希望于这位名将能多杀伤些满洲兵将。同时,他也命令滇南战区指挥部,加强对楚雄周边地区的渗透、袭扰,用零敲牛皮糖的作战方式削弱清军力量,并积累部队的作战经验,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并在这段时间里在装备上得到加强。
八旗兵野战厉害,但到底能厉害到什么程度,需要什么样的武器装备才能克敌制胜,朱永兴一直在思索,一直在试验。能快速发射的佛朗机炮,长矛与火枪配合的方阵,车阵、火枪、手榴弹相结合……但似乎都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发挥作用。对付骑兵最好的武器还是骑兵,这是朱永兴最后琢磨出来的道理,但现在却暂时做不到。
大规模装备骑兵太费钱了,高大健壮的战马也是一个大问题,还有骑兵的训练,这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所以,对于野战,朱永兴一直是持谨慎的态度。他认为在开阔地带,骑射战术是很难对付的,即便是晋王李定国,战胜满洲八旗也凭的是智慧和计谋,而不是硬碰硬的蛮力。
时间,朱永兴需要时间,大战略已经展开,他需要时间来使之见效。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份情报又使他紧张了起来。吴三桂命令贵州土司输兵助饷,欲征召土兵数万,助战滇省。
此计狠毒,朱永兴一眼便看穿了吴三桂的意图。以贵州的土兵当炮灰,既消耗明军实力,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的力量,这只是其中一个目的。此番征召之后,贵州土司的力量必然被削弱,又有利于吴三桂的统治。或许这也是吴三桂欲留后路的一手,着力经营贵州,滇省也成为他消耗、牵制明军的战场。
同云南的情形类似,在贵州,土司的分布也遍及全省各地。重要者有水西土司、贵州土司、贵阳土司、安顺土司、铜仁土司、播州土司、乌撒土司、兴义土司、思南土司、思州土司、镇远土司,全省大小土司达百余个。如果这些土司听命于吴三桂的话,征集数万,乃至十数万兵丁也不无可能,实在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况且,土司都是累世积攒,颇有财富,吴三桂从他们身上榨取兵饷,只要不太严苛的话,还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朱永兴陷入了沉思,既要打破吴三桂“以夷制夷”的阴谋,又要破坏其稳固贵州统治的心思,这委实是个棘手的问题。
叶虎静静地等着,他暂时没有破解之道,只能寄希望于朱永兴。从朱永兴出缅入滇以来,面临的困难从来没有间断过,但朱永兴都能化解,这使叶虎和很多人对朱永兴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信任和崇拜,相信没有什么能够难倒朱永兴。
“贵州众土司中,建制最早、世袭最长、占地最广、影响最大的非水西安氏莫属。”朱永兴慢慢抬起头,眼中透出了精光,缓缓说道:“然安坤既无其祖先奢香夫人那样忍辱负重的器量,也没有洞察歼雄的谋略,不过一血勇莽撞之人,此可为我所用也。”
在水西历史上,安坤是一个令人感叹的悲剧人物。吴三桂进兵西南时,安坤便主动率部投诚,并无谋反之心。而且,他先后数次平息地方叛乱,协助吴三桂确保西南稳定。但是吴三桂坐镇滇黔,拥兵自重。为永远掌握兵权,避免历史上兔死狗烹的下场,几次别有用心地激叛土司,人为制造祸乱,借天子之刀以杀人。为一己之私利与权欲,一次又一次地将滇黔百姓拖进战乱的深渊。
历史上,安坤中计了,他似乎别无选择地选择了反叛,冲冠一怒为红颜了。而他不曾料到,所谓男儿丈夫的血姓或授人口实的愚蠢愤怒,给水西带来的是灭顶之灾,给自己带来的更是死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