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西安分校
总之,人民党中央最后还是做出了让蔡廷锴,也让李德胜和李谦失望至极的决定,他们决定不在军事层面上对福建政府进行支援。
不在军事层面上对福建政府进行支援,也就是说,红军不会主动出兵,攻击常凯申,以减轻福建政府的压力。之所以这样,也是因为,如果不采取李德胜的战法,那就只能是去正面攻击攻入苏区的kmt军队。
然而,正面的kmt军队已经将他们占领的地域堡垒化了,虽然常凯申的堡垒,因为缺乏钢铁和水泥,基本上都只是土木结构的玩意儿,但是这依旧不是红军能轻易咬得动的。如今常凯申虽然将用于进攻苏区的一部分军队调走了,但是剩下的军队人数依旧很多,对于红军依旧有人数上的压倒优势。再配上这样的堡垒,红军正面攻击这样的阵地,是毫无胜算的。
所以红军这边期待的就是,kmt在兵力减少了的情况下,还会继续进行堡垒推进,然后红军就有机会用版本的“短促突击”来消灭敌人。
但是常凯申又不是傻子,在调离了一部分军队之后,常凯申严令留守部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主动出击。所以,“短促突击”没有出现。相反,kmt绝不进攻,红军无力进攻,双方相互对峙的“静坐战争”倒是出现了。
当然,大家也不是真的什么事情都没干,红军在趁着这个机会,加强自己的堡垒体系,而kmt,则一边完善自己的堡垒,一边囤积物资,为将来恢复进攻做准备。至于对面的红军也在加强自己的堡垒群,kmt并不在意。反正对着比消耗物资,无论怎么比,红军都是比不过的。
而在福建政府那边,红军和kmt军队的“静坐战争”对他们来说,就是真的很要命了。蔡廷锴等人做梦都想不到,在这个时候,人民党那边会弄出这么一套玩意儿出来。所以他们从上到下都觉得像是挨了当头一棒。
而福建政府的军事能力和红军都没法比,论起腐败和“喝兵血”,他们和常凯申并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手中的钱远远没有常凯申手中的多,所以在经过了类似的损耗之后,他们的军事力量根本就没法和常凯申相比。
因此,福建政府的所有指望几乎都寄托在红军会配合他们,会支持他们,红军打头阵,他们敲边鼓的设想上。如今没想到出了这样的情况,福建政府上上下下顿时士气大跌。
这个时候,常凯申又拿出了他在历次战争中,除了面对日军活着面对红军的时候,就无往而不利的绝招——花钱收买对手的手下。
这一招对红军,对日军是一点用都没有,但是在对上福建政府的时候,却是绝对的大杀器。蔡常凯申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将军队调集到福建附近,同时他手下的特务们开始频繁地和十九路军的大小军头接触,廷锴手下的那些师长们纷纷在常凯申的银弹攻势下倒下,等常凯申的军队发起进攻之后,他们就一个接一个地带着队伍“反正”,投奔了常凯申。福建政府可以说是兵败如山倒。不过二十多天功夫,就丢了福州,政府和第十九路军军部分别撤退到漳州和泉州。
但这个撤退也拖不了多久,不过一天功夫,常凯申的军队便兵临城下,蔡廷锴等人便都以“出国留洋”的方式,暂时离开了中国。福建事变正式宣布失败了。
如果说福建事变对反围剿有什么作用的话,那就是它证明了一点: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即使有机会,也是抓不住的。这个做好准备,既是指物质上的,也是指精神上的。如果不能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不能有正确的对世界的认识,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就抓不住机会。福建事变本来给了红军,给了人民党一个破局的机会,但是因为指导思想的错误,人民党白白地放过了机会。
这个机会没有抓住,红军就只有长征这条路可以走了。虽然人民党中央的一帮子人还在努力地想要“保卫苏区”,但是在报纸上看到福建政府覆亡的消息的李谦还是立刻就可以确定,苏区已经没救了。
既然苏区已经没救了,那就要为后面的事情做好准备了。
李谦此前已经准备下了大量的地图,不过这时候,这些东西还没有到红军的手中,将来,是需要找个机会,将这些东西交给红军。
另一件事情就是上海大学的西安校区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现在各种东西都基本上到位了,地皮已经买下来了,校舍也已经建好了一大部分了,剩下的一些,就要靠将来慢慢扩建了。
还有招生工作,也已经在进行中了。在这个时代,上海大学还有李谦的名字,那都是金字招牌。再加上上海大学出了名的低费用,所以西安分校的招生工作相当顺利,如今报名参加西安分校的招生考试的年轻人几乎把招生办公室的门槛都踩破了。当然,这个时候,还是1934年的2月份,学校的招生考试还要等到一月份,而正式的开学则要等到九月,这当中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
另外,各种实验设备,已经全部被部送到上海了,其中的一
些已经运到了西安,并且在安装调试了。另外,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当初他向苏联人要的那些人,当然还有苏联的那些留学生也都陆陆续续地到了。
留学生们自然是进入联合研究所学习,那些苏联教师呢,则是和李谦一起,启程去西安,一来提前一点习惯一下中国的生活,二来呢,也是了解一下中国现在的情况,以便于能在将来,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2月25日,李谦便带着那些苏联教师们,取道武汉前往西安。这个时代的交通并不方便,而且还要考虑一路上的安全问题,所以在路上花了差不多二十来天的时间,他们才来到西安。
这次到了西安之后,李谦便直接带着那些老毛子直奔在西安的分校了。
和上海大学本部不一样,西安分校的建筑更有民族特色一些,除了个别重要的实验楼,其他建筑,包括教学楼和学生宿舍都是相对传统的土木结构的建筑。这一来是因为西安和上海不一样,在这边,水泥之类的东西价格太过昂贵,即使是李谦,也不太用得起。二来是因为这个时代的西安,地皮不值钱,所以大量的是用一层的平房,也不用担心地皮不够。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上海大学西安分校的设计师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其实在几次去北平的时候,李谦都想要把他们夫妻两个拐回去。只是因为他们夫妻两个这时候正在负责修复文渊阁的活动,并且他们那时候正在就中国的传统建筑进行研究。而北平则是资料最为丰富的地区,所以他们两个虽然对李谦的反复邀请十分感动,但是因为舍不得那些研究,所以他们还是十分遗憾地拒绝了李谦。
不过夫妻两个对李谦的印象都相当好。所以当李谦拿着上海大学西安分校的设计任务找到他们,并将这个事情托付给他们的时候,虽然他们这会儿也还是忙,但是他们还是接下了这份委托。并且加班加点地给出了设计。
梁思成林徽因夫妻两个如今都在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所以他们设计出来的上海大学西安分校的建筑大多都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尤其是它的图书馆,更是被视为是中国传统和现代要求结合的典范,
在后来的抗战中,西安分校也遭到了日本飞机的轰炸,很多建筑都被炸毁,图书馆也未能幸免。(其中的书籍资料都早已转移。)好在李谦一直将设计图保管的很好,所以等到解放战争胜利后,这些建筑又得以按照原样重修。到了后来,全国院校改革的时候,西安分校被从上海大学,甚至是从教育部分离了出去,成了地质部直属的院校之一。名字也变成了“西安地质大学”,但是学校的老大门,以及大门上的鲁迅先生书写的“上海大学西安分校”的校名,还有重建的图书馆,以及图书馆重建的时候,李德胜同志题写的图书馆的匾额作为重要文物,却是一直保留着的。结果就是学校的名字和校门上的匾额完全对不上,这也成了后来的西安地质大学的趣谈之一。
这个时候,学校的建设还没有完全完成,所以梁思成夫妻两个也还在这里。他们便带着李谦和那帮子老毛子在新学校中参观了一番。
李谦对于西安分校的设计非常满意,在见到了实体之后更是如此。于是他便对梁思成他们道:“梁先生,林女士,这所大学设计得好呀!要不是钱不够了,我真想请你们把上海大学的本部也重新设计一下,然后推到了重建一个。”
这当然只是客气话,真有这么多钱,干点什么不好?上海大学本部还能再用几年呢?不过这客气话还是让梁思成夫妇听了很舒服。林徽因便微笑着开口道:“李校长,上海寸土寸金的,无论如何是做不成这种风格的。”
李谦看看林徽因,比起上次在北京见到她的时候似乎还要瘦了一点。他估计这应该是这段时间事务太多累的,便道:“学校的建设实在是太辛苦两位了,还耽误了两位做研究的时间,真是不好意思。”
“累归累,但是不实际干一下,很多东西还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梁思成道,“而且西安这里也有很多很有价值的古建筑,只是很多保护得都不够好。我和内子最近拟定了一个名单,正准备提交给杨主席,希望能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