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一 对探子们的区别对待_221
一零一对探子们的区别对待
在这么明显的暗示下,庞雨他们终于反应过来——熊文灿这老家伙是故意这么做的。
——海南岛在明朝的行政划分上,是属于两广管辖,熊文灿身为福建巡抚而干涉琼州府事,本身就是捞过了界。如果朝廷当真决定招抚海南岛上的短毛匪,那也应该是由两广总督王尊德来操作此事,福建巡抚压根儿挨不着边。
但假如王某人坚持不愿招抚,却又消灭不了这群海匪呢?——那他就有机会了。所以熊文灿干脆首先提出招抚之策,同时又故意站到两广总督等人的对立面,这样,哪怕仅仅是出于面子考虑,即使王尊德在这边碰得再怎么头破血流,他也绝对不会考虑跟对手走同一条道了。
“……靠!果然是老奸巨猾。”
在终于弄明白这其中关窍之后,庞雨凌宁等人均是咋舌不已,这帮通过科举考出来的老官僚果然没一个弱者,随随便便一篇奏折里就隐藏了这么多涵义……
“这样一来,两广总督为了面子,会不会再度派兵来攻打?”
凌宁立即考虑到现实威胁方面,但李教授却胸有成竹的微笑摇头:
“应该不会,熊文灿敢这么做,就是吃准了广州那边无力再派出兵来,或者,即使派来也肯定对付不了我们。否则一旦我们被消灭,他就白白在两广这边树下无数敌人……我只是有点奇怪,他似乎很了解我们这边的情况。很笃定招抚能成功,否则绝不敢如此冒险地。”
“据说我们临高城里有很多探子……各方派来的都有……”
庞雨回忆道,前不久才刚刚听唐健他们的军事组通报过,说发现一些外来商贩明显可疑。这年头搞情报的手法还很粗糙,那几个人居然明目张胆在军营训练场等要害部门附近转悠,还三天两头的来,搞得这边都快认识他们了。
不过军事组暂时没动他们。不想打草惊蛇。
“敢这么冒险,他的消息渠道肯定比两广总督的更详细些……嗯。明白了,是郑芝龙!熊文灿是个文官,他或许没能力派探子,但那个郑芝龙肯定会派人来探听消息地。另外还有刘香,这些人肯定对我们的海战能力非常关注。”
凌宁抱臂分析道,这次打掉三艘西洋帆船,在他们自身看来没啥了不起——那三艘船吨位加一块儿也不及琼海号。技术上更差了好几百年之多,但这在本地人眼中显然绝非如此。
荷兰人地Flute在这边看来只是些小船,但在当时的明朝水军眼里却已是一等一的大舰,船上十多门火炮在西方不算什么,在东南亚这一带却绝对是能横行的了——要知道这时候明朝本身的炮舰,因为船体质量实在不过关,经不住发射时的震动,每次发射时居然要把火炮吊到单独的木桶平台上去打。海战中能起多大作用只有天晓得。
凌宁前段时间跟老铁鳄等前海贼接触较多,最近又与安德鲁等西洋水手经常交流,这些人对琼海号无比强大地航行能力都极为震惊。在他们看来拥有这么一艘不可思议的大铁船,居然还整天停泊在港口中而不是开出去横行四海,实在不能理解。
“只要你们愿意,整个中国海。印度海,哪怕欧洲海洋,都将是你们的天下!”
安德鲁船长曾经当着凌宁的面用拉丁文这样鼓动过老杰克,但却被后者随口说给他当笑话听了。这边当然不会告诉他们琼海号要受燃料制约,一直只是随便敷衍。
不过从安德鲁那里,他们倒是证实了最初的猜测——果然是刘香个王八蛋把他们“推荐”给荷兰人的,当初这家伙在西方人面前吹嘘这艘大铁船时大多数人都不相信,之后刘香赌咒发誓说他有最可靠的探子在这边,又说出了很多大铁船航行的细节,所以才引来了那三艘西洋大帆船。给穿越众额外上了一道考验牙口地大菜。
“其他势力也就罢了。外国人的间谍决不能留。”
——委员会给军事组发出了指令,所以最近王海阳等人正在明察暗访。打算把那个刘香的探子给揪出来。
至于明政府和郑芝龙方面的探子……“这个可以有”——在北纬等经过现代情报学训练的人看来,这些已经暴露了的,而且将来未必就是敌对方地间谍完全可以加以利用,反正也不怕他们打听走什么,这边程大老爷自己还经常往琼州府送信呢。
作为福建海防游击,郑芝龙所获得的情报应该会与他的那位上司共享,所以熊文灿才那么确定——以这边的实力,两广总督肯定吃不下来,只能走他最擅长的招抚之路。
一帮子人分析半天,总算基本可以肯定这条消息的真实性,不过接下来似乎还做不了什么,只有被动等待对方派人前来接触。
“我们总不能自己举个牌子,去找明政府说要求投降吧,哈哈。”
凌宁半开玩笑说道,但庞雨和老李教授却对望一眼,两人眼中都显出戏谑之色。
“那可未必,嘿嘿,当年宋江是怎么干的,咱们也不是不可以效仿一下……”
庞雨呵呵笑道,凌宁恍然,但转头看看程县令严都司那伙人,却又苦笑:
“我们自己人是肯定不行了,可那群人里面有谁长得象燕青么?再有到哪儿去找个李师师去?”
…………
这边足足商议了两个多钟头,这时候宴会场中重新又变得热闹起来,那些参观农场的客人们回来了,一个个高谈阔论,手里还大包小包的,提了不少农业组送给他们的小礼物,看样子都非常满意。
——当然满意了,这些种了一辈子地地土老冒们还是头一回见到以工业生产方式组织起来地集体化农庄,单单那个拥有几百上千只老母鸡,每天能生产几百个鸡蛋的养鸡场就让他们目瞪口呆,都说从没想过鸡还能这样养。
农业组众人也不藏私,一路上吴南海,李江东,张宇等人轮番上阵,大讲特讲什么生态农业,再生种植,可循环养殖技术等等,都是些农村科普书籍上地内容,简单易懂,而且至少听起来很实用。
当然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不少窍门奥妙的,其实这方面吴有福和张茂花这对农民夫妻最有发言权,他俩当初是照着科普书籍挨个寻找致富门路,实践经验极其丰富。不过这对夫妻都不善于忽悠,又不象眼镜吴那样好歹还有科班功底,长得又很土气,大部分听众直接把他们俩给忽略了。
这边程县令李师爷等人听他们说得热闹,也都凑过去,不过他们的注意力很快被富户们手中提着的纸包所吸引。其中一个纸包略微破损,从里面漏出一些白色细末,李师爷起初还以为是盐,没当回事——短毛善于制盐全海南都知道了,现在临高连同周围数县都用上了短毛制的那种“琼海”盐,他们这几家跟短毛关系密切的更是敞开供应,吃习惯了之后自然不象以前那样稀罕。
不过他很快发现自家小儿子不停的偷偷用手指头去蘸那白色粉末放嘴里舔,把个纸窟窿越捅越大,搞得旁边主人很是尴尬——不好意思阻止,却又明显心疼,只能偏过头装没看见。
李师爷在制止孩子胡闹的同时,自己却也好奇舔了一下,然后立即失声大叫:
“甜的?这是西洋糖?”
旁边文德嗣很奇怪的看他一眼:
“普通的白糖而已,上次去你家不还拿来招待我们的么。”
白糖在这个时代早就有了,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就详细记载了用黄泥水吸附红糖色素制作白糖的工艺。当然《天工开物》成书于1637年,这时候还没写出来,但广东福建这里很多作坊都能用黄泥水吸附法制白糖,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整个明朝对外出口的物资清单中,很大一宗就是糖。
当然穿越众不会因为这东西本地已经有了就不去生产,他们之所以选择白糖作为继精盐之后的又一项主打产品,是经过仔细规划的——海南岛在历史上就是种植甘蔗和产糖大户,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便于糖业生产。
而在这个时代还只能用甘蔗制糖,甜菜还没被发现。这就导致直到十九世纪,甜菜产业被发展出来之前,全世界对甘蔗糖的需求量都非常之大。{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