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民族性格
陈戒的问题不是刁难,他是真的需要知道。可需要知道不代表能得到,这取决于陈国刚的知识储备和耐性。
如果陈国刚的耐性稍差,或者知识储备耗尽,为了面子,很可能会甩上一句“让你看就看,哪那么多废话”!
如果陈国刚是个死在传统里的老古板,对古人只是盲目迷信,也可能会摇头晃脑地回上一句“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话不假,但是有前提,陈戒对传统的信任尚未建立,他没有书读百遍的决心和意愿,这话对他而言,说了等于没说。
育林难,育人更难,在浮躁的当今时代,教育下一代,更是难上加难。
幼年的家庭教育,少年的学校生涯,青年的大学生活,让陈国刚懂传统,也懂时代,他知道陈戒需要什么。
他那古井无波的心境,除了冷眼看股市,也能洞察人心。
陈国刚的心境怎么来的?《大学》有言: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百年前,这些老话,是流于纸面的形式主义,现在,却被陈国刚拿来指导生活。
老祖宗的东西,会背没意义,得会用。正因为陈国刚尝到了甜头,才一直要求陈戒知行合一。
陈戒很幸运,陈国刚没有搪塞他。
听到儿子抛出的问题,陈国刚并不急躁,他眨了眨眼,说道:
“这是民族性格的问题。”
“咱们这个民族,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但务实是一种一体两面的中性性格,往好了发展,会变成实事求是,往坏了发展,就变成现实,功利。”
“咱们这个民族,强大就强大在务实上,倒霉也倒霉在务实上,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对话里,这种一体两面的整体观思想正是来源《易经》,不过,那个时候陈戒还小,陈国刚认为时候不到,也就没把这层窗户纸点破。
陈国刚接着说道:
“但人这个东西吧,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务实,现实,二者本就只隔一层窗户纸,你要守着务实过日子,时间一长,它准得出溜成现实。就像刚才例子里的作弊考生、收贿考官,都是物质至上的现实主义者,否则也干不出来这档子事儿。”
“老祖宗想把中国人务实精神里好的一面发扬出来,所以才要把人往君子的方向上引导。”
“而儒家学说,恰恰对治国人现实的毛病。”
“钱不是万能的,世上有太多东西是金钱买不来的,所以才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说法。”
“不过,当今时代,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但要如理如法地求,用自己的原则换取钱财,总有一天必遭反噬!”
“所以,老祖宗的这套理论,可以说,是为国人量身定做的,国外学不学我管不着,别人学不学我也管不着,你,是一定要学的!”
这话说得煞有介事,真把陈戒说心动了,他问:“爸,学了这个能发财吗?”
功利教育的结果,一切向钱看,陈戒受大环境影响,竟也不能免俗。
陈国刚头摇得果断,回答也很干脆,三个字:“不保证。”
陈戒退一步,又问:“那学了以后保平安吗?”
“看造化,不一定。”陈国刚说的实话,子路做为孔子的得意弟子,最后还不是被蒯聩砍杀?
陈戒面带沮丧,再问:“那对学习有帮助吗?”
陈国刚咂了咂嘴,回道:“对别人可能有,儿子,你的成绩已经很好了。”
言下之意,就是你那学习成绩,已经没啥上升空间了。
三个问题,回答没一个提气的,陈戒当即回道:“那还学他干嘛!不学不学。”
一听陈戒不学,陈国刚急了,忙道:“少爷,你不按套路出牌!这个时候,你该问我个疑问句,不应该问个设问句。”
陈戒才三年级,中文语法火候不到,问道:“爸,啥叫疑问句,啥叫设问句?”
“你把原话的感叹号改成问号,再把‘不学不学’四个字收回去,重说一遍。”
“那还学他干嘛?”陈戒拿不准,又问,“这样问?”
陈国刚笑笑,肯定道:“对了,就这样。这次带上感情,正式问一遍。”
小孩子就是好哄,陈戒还真配合,立马拿出真情实感,抑扬顿挫道:“那还学他干嘛?!”
陈国刚倒是认真,说道:“你刚问爸三个问题,求财,求平安,求聪明,你求这三样东西的根本目的是啥?”
“嗯……”思忖片刻,陈戒回道,“有钱想买啥买啥,求平安身体不受罪,求聪明学习不费劲。”
“儿子,可你也要知道,有钱人的风光很多只是表面现象,别人背后的辛酸你没看到罢了。至于平安,天灾人祸,生老病死,总难避免,谁都逃不掉。至于聪明,也得有度,所谓慧极必伤,人太聪明不是好事。”
“那我学他干嘛?”刚才一问,陈戒是配合父亲演戏,此问,他是认真的。
“等你长大就会明白,人活一世,图个乐而已,心安,是最大的快乐。人这一生,磕磕绊绊,谁都免不了,心安了,才能遇事不慌,很多时候,反倒化险为夷。这里的妙用,你得进了门才能体会。”
“就算造化弄人,真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一天,那也是慷慨赴死,顶天立地。”这话陈国刚起初犹豫,停顿片刻,还是决定把最坏的情况告诉陈戒。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陈戒当时不懂,可是听到顶天立地四个字,还真把他的男儿情怀呼唤了出来,他的脑袋当即嗡了一声,基因里沉睡千年的中华英魂就此苏醒!
崖山之后无华夏?谁说的!
陈国刚没想到,他认为会起反效果的话反倒刺激陈戒下了决心。
“学!”陈戒斩钉截铁。
以为这就完事啦?没呐!
陈国刚明白,印证传统的道路荆棘密布,岔路甚多,他也担心陈戒误入歧途,最终变成孔乙己和范进那样的书呆子。
所以临了,陈国刚再次加了个提醒:
“既然要学,你得答应爸,不能一知半解,也不要半途而废,刚入门时有点苦,只要知行合一,你的甜头在后面。”
“还有,当今中国,骗子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个是金融,一个就是传统文化,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别听风就是雨。”
“再有,小人不能太惯着,该反抗的时候就反抗,反抗的方法书里都有,你可不要偏废!要是连个小人都收拾不了,那就真把自己读成书呆子了。”
陈戒的兴趣刚燃起,就被陈国刚的三大纪律压灭了,陈戒一头雾水,问道:“如果不能外出从师,那我跟谁学呀?”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现在,才是说这八个字的好时候,陈国刚呵呵一笑,又说,“浅显的解释遍地都是,想要深刻理解,你得走近生活,自己悟。”
要不怎么说现在的父母不好当,仅是一个问题,就要动用陈国刚大量的知识储备,如果陈戒继续十万个为什么地问下去,陈国刚也要招架不住了。
……
回过神来,陈国刚看着儿子,小学时的他还是一脸稚气,一转眼,已经这么大了。
时间,真是不饶人呐!
有了陈国刚的预防针,陈戒的成长虽有坎坷,也算顺利。在与传统对接的过程中,陈戒中规中矩,总算没有行差踏错,学成书呆子。
有了陈国刚心境的加持,陈戒对生活的观念也逐渐入微,观念也日趋成熟。
书呆子,陈戒不做,受气包,他也不当,甚至像陈国刚这样信奉忠恕之道的烂好人,陈戒也没兴趣,这种观念上的细微差异,陈国刚感受的到。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陈戒的结论同样来源生活,是属于他的答案,而这,正是陈国刚的初衷,君子和而不同,陈国刚希望陈戒做他自己。
时代在变,生活在变,陈戒的结论也在变,尤其商业社会,烂好人的泛滥,并不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也不是孔夫子育人的初衷。
功必赏,过必罚,如果孔夫子是烂好人,不会仅仅因为妖言惑众处死少正卯,处死少正卯,孔夫子用的不是忠恕,而是君子的直!用今天的时髦话说,这叫负反馈机制,当今中国,缺的正是这个。
就像国外烟盒的外包装上总是印着很多恐怖图片,目的就是通过负反馈机制达到控烟目的,据说效果还不错。
国人总说,西方这个先进那个优秀,科学技术西方领跑不假,管理学上,不过拾人牙慧。
传统的光芒,正在陈戒的人生道路上逐渐绽放,这次,又轮到《易经》了。
如果不是陈戒坚持选择,陈国刚也不想他这么早就接触《易经》。有些古书想要看懂,真的需要阅历。陈戒从小到大,基本顺风顺水,以他的经历学习这本书,很难保证能有多么深刻的体会。
可是陈国刚不想陈戒走弯路,所以只能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了。说起来,这件事同样属于计划赶不上变化。
好在,陈戒的困惑和之前很像,陈国刚倒不费力,依样画葫芦,又来一遍。简单沟通后,很快,陈戒内心的抗拒一扫而光。
“爸,我啥时候才能把您问倒一次?”陈戒嘿嘿笑着,一脸萌态。
“我巴不得这一天快点到来,真问倒了,我正好退休,回答你的问题,太累!”
“爸您累啦?要不,我给您捏捏肩膀?”
看着桌上的《旧唐书》,陈国刚巴不得他赶紧走,甩了句:“少拍马屁,干你的去!”
陈戒吐了吐舌头,悻悻道:“热脸蛋贴了个冷屁股……”
去掉思想包袱后,陈戒一身轻松,回到房间,正当他要收拢心神,准备大干一场,电话响了……